血液

抗生素联合IgG或可改善儿童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

作者:佚名 来源:医脉通 日期:2016-12-12
导读

         12月3日,第58届美国血液学年会(ASH,12月3日~6日)于美国圣地亚哥召开。其间,在“卫生服务研究——非恶性肿瘤”专场上,一项口头报告表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IPC/TAZ)一线治疗儿童强化疗时发生的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疗效与美罗培南相当;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用于二线治疗可能会提高治疗成功率。

        12月3日,第58届美国血液学年会(ASH,12月3日~6日)于美国圣地亚哥召开。其间,在“卫生服务研究——非恶性肿瘤”专场上,一项口头报告表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IPC/TAZ)一线治疗儿童强化疗时发生的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疗效与美罗培南相当;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用于二线治疗可能会提高治疗成功率。研究详情如下:

研究详情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FN)仍然是儿童癌症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单独应用广谱抗生素是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案,但最佳药物的选择仍未达成统一意见。碳青霉烯类可广泛地有效治疗FN,但也存在很多缺点,比如产生耐药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在FN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仍不清楚。该随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哌拉西林/三唑巴坦(PIPC/TAZ)是否与美罗培南(MEPM)等效,以及IVIG联合转换抗生素作为二线治疗的有效性。

        该研究纳入了105名患者,中位年龄8岁,有434个发热事件。这些患者被随机分配至:PIPC/TAZ组(337.5 mg/kg/d分三次,1hDIV,最多13.5 g/d)或美罗培南组(120 mg/kg/d分三次,1hDIV,最多3 g/d)。

        两组的治疗成功率相似,PIPC/TAZ组为62%,美罗培南组为66%;死亡率也相差不大。

        在二线治疗组,71名患者(共144个发热事件)接受了转换抗生素治疗(服用PIPC/TAZ的患者切换至MEPM,反之亦然)。治疗成功率为44%-55%,差异不大。

        切换失败的患者接受其它抗生素治疗,并随机接受或不接受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IVIG,100 mg/kg/d,最大剂量5 g/d),连续3天。

        结果发现,接受IVIG治疗的患者成功率略高(59% vs. 42%, p=0.064)。Sano教授说,如果扩大样本量,接受和不接受IVIG治疗的患者之间的差异可能会比较明显。然而,对于IgG治疗初始剂量水平低于500 mg/dl而言,治疗组82% (9/11)的患者发生响应,而对照组仅39% (5/13)。

专家点评

        该研究表明,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补充二线治疗有可能提高治疗成功率。第一研究作者 Hirozumi Sano教授说,鉴于避免发生多重耐药,PIPC/TAZ更适合发热性中性细胞减少症的一线治疗。

        Sano教授建议可与二线抗生素同时使用,尤其是对于血清IgG低的患者。Patrick Brown教授表示,这些结果可能是这一研究中最有兴趣的部分,但IgG的补充能否影响一线治疗失败的患者的成功率还有待确定,不常规监测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的 IgG水平,如果在更大的数据子集中得到验证,那么将有可能改变临床实践。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