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金宝搏

胰岛素瘤手术,麻醉时需要注意啥?

作者:佚名 来源:医学界 日期:2016-12-12
导读

         胰岛细胞瘤是一种胰腺内分泌瘤,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胰岛素分泌过多、血糖明显下降导致的一系列低血糖综合征,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围手术期如何维持血糖水平稳定是麻醉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字:  胰岛素瘤 | 麻醉 

        胰岛细胞瘤是一种胰腺内分泌瘤,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胰岛素分泌过多、血糖明显下降导致的一系列低血糖综合征,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围手术期如何维持血糖水平稳定是麻醉的重点和难点。

一、胰岛素瘤病理生理

        胰岛素瘤是来源于胰岛B细胞的罕见肿瘤,过量分泌的胰岛素释放入血,引起以低血糖为主的一系列症状,患者可呈发作性低血糖昏迷,久之将损害脑组织,发生意识障碍、精神异常等,并且低血糖发作常随病程延长而程度加重,多伴有身体逐渐肥胖,记忆力、反应力下降。

        胰岛素瘤的典型临床表现为Whipple三联征:①自发性周期性发作低血糖症状、昏迷及其它精神神经症状,每天空腹或劳动后发作者;②发作时血糖低于2.8mmol/L;③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症状可立即消失,但由于其临床症状复杂多变, 易于误诊为脑血管疾患、癫痫、癔病、精神疾病等。

        胰岛素瘤90%为良性,直径在0.5~5cm之间,瘤体可分布于胰头、体、尾。而位于胰腺外的异位胰岛素瘤发生率不到胰岛素瘤总数的1%,多见于胃、肝门、十二指肠、胆总管、肠系膜和大网膜等部位。胰岛素瘤也可能是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Ⅰ型的一部分。胰岛素瘤的胰岛素分泌不受低血糖抑制。并且75%~98% 的患者可经手术治愈。

二、胰岛素瘤的定性诊断

        Whipple三联征和IRI/G>0.3可作为胰岛素瘤定性诊断的主要依据。

        饥饿试验(禁食24~72 h,血糖<2.2 mmol/L 伴典型症状群者终止试验)对低血糖症状不典型的疑似患者具有重要价值。

        葡萄糖耐量试验、免疫反应性胰岛素曲线、空腹IRI 水平和空腹C-肽测定对功能性胰岛素瘤的定性诊断均有提示作用。

三、胰岛素瘤的定位诊断

        胰岛素瘤的定位诊断可在术前明确瘤体数目、大小、位置,有助于评估手术难度,拟定手术方案,缩短术中探查时间,避免盲目胰腺切除,其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回归简单的过程。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靠获得定性诊断后采用手术探查的方法,定位诊断依赖有经验的外科医师术中触诊,将胰腺游离后彻底探查。如果反复触诊找不到肿瘤,则进行从胰尾至胰头颈部的分段盲切。虽然当时95%以上的肿瘤得以切除,但由于反复挤压胰腺发生重症胰腺炎导致病人死亡的病例亦有发生,甚至个别病人在切除90%的胰腺后仍未找到肿瘤而被迫关腹。

        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种影像学技术迅速发展,无创检查B超、CT和MRI,有创性检查如DSA、PTPC和ASVS等相继应用于胰岛素瘤的诊断,术前定位诊断的正确率明显提高,但术前无创检查的正确率仍在70%以下。虽然一些有创检查如PTPC和ASVS对许多疑难胰岛素瘤的诊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些有创检查费用高、创伤大、技术复杂,仅限于在大的医疗中心开展。这一阶段术中定位诊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时有人认为最佳定位手段是术中超声加外科医师探查,盲切已逐渐废弃。

        2000年以后,多排螺旋CT胰腺灌注技术的开展,使CT成为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的最佳手段,加上EUS的开展,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进入了简单、无创的新时代,DSA、PTPC和ASVS等有创检查逐步废弃,术前定位诊断的正确率达90%以上,手术治疗更加有的放矢。

四、胰岛素瘤的治疗

        手术切除仍是彻底治疗胰岛素瘤的惟一方法,手术方式依肿瘤大小、部位、数目及性质而定。

五、胰岛素瘤手术术前准备

        1、病人入院后,应详细了解其为避免发病所形成的加餐规律,并嘱护士提醒和督促病人按时加餐,以避免低血糖发作,减少对脑组织的损害。

        2、手术当日晨不加餐,以免麻醉中误吸和影响术中血糖监测。以往认为手术当日晨的禁食会诱发病人出现低血糖,但由于术前病人心理上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血糖浓度并不过低,未及发病水平,待进人麻醉状态后即容易控制病人的情况。如无低血糖发作,术前及术中不输糖及含糖的药物。

        3、手术当日晨抽取空腹血糖及胰岛素,作为术中血糖及胰岛素监测的基础值。

六、胰岛素瘤手术麻醉特点

        手术切除是胰岛素瘤的根治方法。胰腺位于上腹深部,加之胰岛素瘤较小不易寻找,故麻醉方式应能满足手术切除及手术探查等操作的需要,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和良好肌松程度。全麻及硬膜外阻滞麻醉均可用于此类病人。

        1、全身麻醉:

        对肿瘤定位困难者需行开腹探查,或异位肿瘤,以选用全麻为宜。对以往从胰尾起盲目切除2/3~4/5的胰腺的手术方式持慎重态度。全麻应尽量选用对血糖影响小的药物,并且在全麻期间应注意鉴别低血糖昏迷。对于精神紧张、肥胖、肿瘤多发或定位不明确的病人全麻更为合适。

        注意:关于麻醉对血糖的影响报道不一。

        黄渝等报道,同样应用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麻醉,麻醉的总体效应与血糖的变化呈负相关,肌松药对机体血糖的变化无明显影响。

        而王云报道,丙泊酚可升高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及非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老年患者的血糖,其作用机制目前尚未明确。

        据黄渝等分析,麻醉对血糖的影响呈双向性,首先,麻醉药物抑制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使机体的血糖降低;另一方面,麻醉药物本身会升高血糖,异丙酚对血糖的升高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其镇静作用增强,镇痛作用减弱有关。目前尚未找到芬太尼和咪达唑仑升高血糖的药理学论证。我们认为:麻醉对血糖的影响是综合作用的结果,至于血糖是升高还是降低,可能与不同麻醉药物的应用剂量与药物之间的应用比例不同有关。

        2、硬膜外阻滞麻醉:

        硬膜外阻滞麻醉可满足手术的要求,对血糖影响小,保持病人清醒可评价其神志改变,但硬膜外阻滞必须充分,否则可因手术刺激引起反射性血压下降、恶心呕吐。同时应控制麻醉平面,以免造成呼吸抑制、血压下降。

七、胰岛素瘤手术术中血糖监测和管理

        胰岛素瘤切除术中应监测血糖变化,其目的是及时发现处理肿瘤时的低血糖症和肿瘤切除后的高血糖,以及判断肿瘤是否完全切除。

        1、一般认为肿瘤切除后血糖升高至术前2倍或切除后1小时内上升至5.6 mmol/L(100 mg/dl),即可认为完全切除。

        2、肿瘤切除后1小时内血糖无明显升高者,应怀疑有残留肿瘤组织存在,应进一步探查切除残留的肿瘤组织。

        3、术中应避免外源性葡萄糖引起的血糖波动,以免不能准确反应肿瘤切除与否。

        4、为防止低血糖的发生,术中应间断测定血糖的水平,根据血糖测定值输注少量葡萄糖,应维持血糖在3.3mmol/L(60mg/dl)以上;肿瘤切除后如出现高血糖,可使用小量胰岛素控制。

        5、保持足够的通气量,维持正常的PaO2和PaCO2,避免过度通气出现继发性脑血流下降,减少低血糖造成脑缺氧性缺糖性损害。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