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医生”和“看病”是同义词,说的是身体有“问题”。从医疗模式的发生与发展来看,不管是生理、病理还是心理的,患者都是找医生——医生在哪里,患者就到哪里去。
“看医生”和“看病”是同义词,说的是身体有“问题”。从医疗模式的发生与发展来看,不管是生理、病理还是心理的,患者都是找医生——医生在哪里,患者就到哪里去。即使在医学发展最古老的中国,也是如此——有病找医生!更不要说医学发达、人文素质较高的欧美国家,也不要说欠发达的非亚国家,大凡有病,都是找医生。
可是,医生在哪里呢?在中国,“医生”就在医院里,而且在人们的心目中,似乎都在大医院。在他国,“医生”都在社区,医生与患者的距离并不是这么遥远和“多层化”。相较之下,为什么国人心目中的医生就是在大医院工作的人?这并不奇怪,因为“有能力”、“有本事”的人确实在大医院,他们也只有在大医院才能显示其才能与本事,而且一旦离开大医院,能力与本事似乎就不被待见,渐渐失去所谓的“优势”。在他国,“有能力”和“有本事”的人一般都在诊所,因为他们是在医院经过多年训练,甚至是被喻为“炼狱”之后出来“创业”的一群“能人”,而大医院的专家更多的是从事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教学以及解决部分疑难问题。
是否只有大医院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呢?在中国,确实在医院、甚至在大医院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因为他们虹吸了大量的资源。即便如此,也不能说只有大医院才能解决很多问题。其实,有很多疾病根本没必要在大医院通过住院来解决。在美国也好,在英国也罢,绝大部分的疾病是通过门诊来解决的。我们现在也有不少县级医院的服务能力在逐步提升。有很多疾病即使是住院,在“日间病房”也可以解决。殊不知,我们现在的医联体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相反,医联体更加巩固了大医院的地位,拓宽了大医院的病源。目前,大医院分科越来越细,很多制度性和技能性的原因使得患者看病多费周折,更多问题不可“一揽子”解决。
在中国,为什么患者看病总是往大医院跑呢?首先是因为支付制度的作用。有不少疾病本来可以在门诊解决,可就是因为支付制度,变相使得医院和患者通过住院解决。另外,患者看病的自由度也许是全世界最自由的,因而在看病费用并非很贵的情况下,患者不在意医保的报销比率(注:1.在美国,全自费的医疗比有保险的医疗贵3-10倍;2.在中国,“看病贵”的原因不在于医生的服务价格)。第二是“盲目”相信大医院的能力,毕竟中国人“先敬罗衣后敬人”的文化根深蒂固。同时,医院按等级技术准入的堡垒也是造成患者相信大医院的原因。第三,越大的医院确实也吸引了越有能力的医生。因为除了大医院,医生没有更好体现自己能力的平台(注:医生的服务价格与价值相差太大,因而医生在“薄利多销”,通过其他服务来弥补)。也正是由于小医院“有能力”的医生被抽空,“首诊在社区”为人诟病。第四,“有本事”的医生离开医院开诊所确实不容易。除了医院的平台优势之外,即使不需要太多硬件要求,办一个诊所也是很艰难的。以上四点,决定了患者在有限的医保报销额度下,“一次性”地去寻求大医院的服务。
如何使“看病”回归到原点呢?首先,应该让医生回归到“社会人”的状态,让他们去选择适合自己发展和施展自己能力的平台,而医院则成为吸引医生施展才能的平台。其次,医生通过自己的诊疗水平以及服务能力提升自己的“知名度”。第三,支付方的支付理念回归。不管是医保还是商业保险,都与医生签订医疗服务契约,保证医生的薪酬是体现其医学价值的,而不是根据其“赚多少”来支付。相反,医生开出的药物、检查、检验与其收入无关。第四,人们科学的医学素养的提升。通过更多的医学知识教育,尽量缩小患者与医生沟通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这是构建医患诚信的基础。第五,实行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因为它既是解决患者“盲目”看病的第一步,也是提升人们健康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以上五点的落实,患者找大医院看病的习惯就能逐步纠正。
综上所述,要改变患者不往大医院跑,关键是支付制度,而且制度的关键是培养同质化的医生。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