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与社会资本的合作模式被业内称为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在近日的和睦家十九周年庆典暨国家高端服务发展论坛上,PPP合作模式所涉及到的政府部门、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社会资本等多方人士坐到了一起,开启了一场在目前国内政策大环境下,有关PPP模式如何建立、存在的问题、如何让合作落地,以及落地后如何实现多赢的大讨论。
公立医院与社会资本的合作模式被业内称为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在近日的和睦家十九周年庆典暨国家高端服务发展论坛上,PPP合作模式所涉及到的政府部门、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社会资本等多方人士坐到了一起,开启了一场在目前国内政策大环境下,有关PPP模式如何建立、存在的问题、如何让合作落地,以及落地后如何实现多赢的大讨论。
参与讨论的嘉宾包括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副院长王仲、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院长张阳、泰康之家副总裁邱建伟、政府部门的专家,以及三甲医院的高年资医生等。讨论由北京和睦家医院院长盘仲莹主持。
医疗PPP的机遇已经来
作为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的一种形式,PPP模式的出现是为了扩大公共服务的供给,弥补政府投入的不足。社会资本与公立医院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共同发展,不仅有利于通过多元化办医更好地解决目前国内医疗资源不足的现状,也有利于进一步优化结构,解决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相对单一的问题。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健康大会上的讲话,让社会力量和市场在非基本医疗方面更多地发挥作用,让政府主导基本医疗,并从中发挥作用。”来自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认为,PPP模式有一定合作期限,不涉及产权问题,优于混合所有制,政府应该积极鼓励并有序引导公立医院与社会资本的PPP合作。
另一方面,随着药品零差率、耗材的规范化使用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医院内部创收空间越来越小,公立医院院长们普遍反映“压力山大”,开始把关注点转移到非医疗性事物上。来自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的专家认为:“这对于社会资本和公立医院的PPP合作是很好的时机,机遇已经到来!”
多年来,“有医疗无服务”的中国公立医院一直为人诟病,与私立医院相比,公立医院在服务上有太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副院长王仲判断:“鉴于‘公’、‘私’各有利弊,公私合营的模式,可能在中国未来的卫生事业发展当中会有更多的深入展开。”
2013年4月1日,和睦家启望治疗中心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展肿瘤治疗高端服务。双方的合作是国内权威肿瘤治疗三甲医院与外资高端医疗机构的首次尝试。2014年由安贞医院牵头成立的朝阳区北部医疗联合体,共有18家医疗机构参与其中,北京和睦家医院便是参与者之一,这也是北京市试点医联体以来首次吸纳社会办医疗机构。同时,北京和睦家医院也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公立医院达成了合作协议。
作为医疗PPP模式的先行者之一,北京和睦家医院院长盘仲莹直言,“专业技术人才集中在公立医院,社会资本的医院特别希望跟公立医院‘结对子’、‘做亲家’。”
北京版公立医院特许经营新规受追捧
2016年3月1日,北京市卫计委、北京市财政局共同印发了《北京市公立医院特许经营管理指南(试行)》(下称《管理指南》),首次提出北京市辖区内公立医院可与社会资本进行特许经营合作,进一步明确了公立医院实施特许经营的具体操作细则和审批流程。
《管理指南》的发布,点燃了业内对于PPP模式的巨大热情,众多看好医疗市场的社会资本开始跃跃欲试。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院长张阳坦言,社会办医疗机构最欠缺的就是专业技术和专业技术人才,而这些在公立医院非常丰富,社会办医疗机构通过与公立医院对接来谋求自身发展,是对整个社会资源的良性配比,增加了供给侧的良性循环。
“《管理指南》中提到了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的几种合作模式,包括特许经营的品牌合作、委托管理和技术指导等,”北京和睦家医院院长盘仲莹认为,“公立医院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可以以多种形式展开,具体要根据医院情况、双方诉求来选择。”
众所周知,社会办医疗机构无论是在专业技术、专业队伍,还是在医院规范化管理等方面,都略显紧张。张阳呼吁:“在国家医改政策支持的大背景下,推动医改就是要推动社会办医,不论是特许经营还是别的合作方式,社会办医疗机构都应该伸出感谢之手。”
北京市尝试特许经营,借助资本扩大公立医院的品牌、技术、人才、管理等优质资源,的确有助于社会力量办医的发展。“但特许经营方式的合作期限通常为25年至30年,这就涉及到未来产权的问题。”在支持特许经营政策的同时,来自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也表示了担忧。
PPP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政府把民间资本看成了老虎”,王仲直言,《管理指南》中明确规定特许经营收入要纳入同级财政,让社会资本失去了合作的动力,而公立医院不能参股入股企业的规定,也大大降低了公立医院的积极性。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与青岛市黄岛区政府正在进行的合作项目就面临着这样的窘境。由于医疗的特殊性,楼体建设与流程设计、管理设计需要同步完成,因此,从前期设计开始,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便全程参与项目建设。“如果项目仅仅在运行过程中给医院支付品牌费,恐怕医院会觉得动力不足;如果医院希望参与项目日后的利益分成,就需要参股入股,这在公立医院是不被允许的。”
不允许公立医院参股入股的规定,同样也给社会资本方带来很多困惑。“医生多点执业、学科共建等方面的合作容易达成,但以特许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合作就存在挑战。”泰康之家副总裁邱建伟坦言,“包括特许经营的标准、无形资产的评估等方面内容,目前政策上还没有明确的规范,在合作落地的时候就会有很多这方面的困扰。
社会资本希望与公立医院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但是国家不允许公立医院参股入股企业,这在具体合作的时候就会有实操层面的困难。”
任何项目的合作最后都要由一线员工来实现落地,相比管理层的积极性,员工的积极性似乎更为重要。“即使公立医院院长们也许乐于合作,跟社会资本签订了PPP合约,下面的医生还是觉得力不从心,对于PPP合作一直持观望态度。”
一位有二十多年体制内三甲医院工作经验的资深医生坦言,三甲医院医生的工作量大、加班普遍,周末还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写文章等,压力普遍较大,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医生在剩余的为数不多的时间里参与医院的合作项目,实在力不从心。
政府、资本、医院三方支招
无论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医生看病应该是一样的,特需医疗部或者国际医疗部的环境条件可以优于普通医疗,但医生给有钱的或者没钱的老百姓看病,不应该有差别,这也是政府鼓励公立医院与社会资本合作实现PPP模式的初衷。如何保持项目落地后“不忘初心”,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如何实现项目的长远发展……政府、资本、医院、医生各方立场不同,诉求多样,虽然给出的意见各有倾向,却也有很多共同之处,值得思考。
王仲认为,实现PPP项目落地后“不忘初心”,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分清资本的性质,选择能真正帮助医疗行业发展的“好资本”,保证投到医疗领域的钱不会急于撤出;第二,让医院、医生拿到切身的实惠;第三,与民营医院相比,公立医院人才拥挤,必须打开限制医生合法流动的“玻璃门”,让医生流动起来。
谈到如何实现PPP项目的长远稳定发展,泰康之家副总裁邱建伟认为,PPP合作项目要持久发展,必须顾及到各方的利益,具体包括:第一,一定要实现社会资本与公立医院双方共赢,不仅仅是把公立医院的专业技术人才拉到民营医院去;第二,为专业技术人才提供更好、更体面的专业技术发展平台;第三,社会资本要通过合作,从经济层面反哺公立医院的发展,为公立医院的发展提供经济帮助。
台湾长庚医院的管理体系备受推崇,但在大陆却遭遇“水土不服”,即台湾医疗体系建设和大陆现行的行政管理机构不对应,造成了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在建设中遇到很多需要调整,甚至更改的地方,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公私合营的医院运营模式不仅要遵循我国法律法规,而且应该遵循管理习惯。”王仲提醒。
“和睦家对探索和尝试PPP的同行们表示致谢和致敬,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探索和尝试,才有了老百姓越来越多样的医疗需求的选择权。希望和睦家与公立医院可以建立门当户对、多赢的合作关系,不仅包括合作双方,还包括共同服务的患者、第三方支付保险公司,以及政府监管部门。”
北京和睦家医院院长盘仲莹在活动尾声向公立医院发出邀请,“希望公立医院的院长们,把“门”打开,把合作的“手”伸出来,帮助和睦家一起共同发展,把中国的医疗做得更好。”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