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影像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小肠肠壁增厚的MSCT小肠造影(MSCTE)征象在不同类型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指出,小肠肠壁增厚的长度、对称性、强化方式及肠周异常的不同有助于小肠肿瘤、小肠梗阻、小肠炎性或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12期《临床放射学杂志》上。 搜集MSCTE发现小肠壁增厚并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为小肠肿瘤、小肠梗阻、小
近期,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影像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小肠肠壁增厚的MSCT小肠造影(MSCTE)征象在不同类型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指出,小肠肠壁增厚的长度、对称性、强化方式及肠周异常的不同有助于小肠肿瘤、小肠梗阻、小肠炎性或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12期《临床放射学杂志》上。
搜集MSCTE发现小肠壁增厚并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为小肠肿瘤、小肠梗阻、小肠炎性或感染性疾病、低蛋白血症和小肠扩张症的患者共32例,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共同阅片,分析增厚肠壁的受累肠段、受累长度、对称与否、强化方式、程度以及肠周异常在不同类型疾病中出现的情况。
肠壁增厚累及十二指肠2例,空肠近段7例,空肠远段4例,回肠近段1例,回肠远段14例,弥漫性4例。不均匀强化和不对称性的局限性肠壁增厚多见于小肠腺癌、间质瘤和转移瘤,均匀强化和对称性的节段性肠壁增厚多见于炎性或感染性疾病、小肠梗阻。节段性或弥漫性肠壁增厚除淋巴瘤外,主要见于良性病变,增厚肠壁分层状强化多见于炎性或感染性疾病,强化减弱多见于肠缺血,均匀强化和不均匀强化多见于肿瘤;增厚肠壁邻近淋巴结增大多见于小肠恶性肿瘤、Crohn氏病和结核,邻近肠系膜血管异常多见于小肠梗阻、炎性或感染性疾病。
相关链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lcfsxzz.aspx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