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分析不同性别正常儿童及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儿童嗓音的声学特点和差异。研究指出,6~12岁正常儿童的嗓音客观声学分析无性别差异,重度及以上听力损失患儿在持续平稳发声时不能对代表长时频率变化的基频变量(vF0)和长时振幅变化的峰值振幅变量(vAm)有良好的控制能力,vF0和vAm可作为评估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其嗓音和言语能力有无提高的参考指标。该
近期,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分析不同性别正常儿童及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儿童嗓音的声学特点和差异。研究指出,6~12岁正常儿童的嗓音客观声学分析无性别差异,重度及以上听力损失患儿在持续平稳发声时不能对代表长时频率变化的基频变量(vF0)和长时振幅变化的峰值振幅变量(vAm)有良好的控制能力,vF0和vAm可作为评估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其嗓音和言语能力有无提高的参考指标。该文发表在2016年第01期《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上。
以130例6~12岁无嗓音相关疾病的正常儿童(男65例,女65例)为正常组;以71例6~12岁先天性重度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儿童(男34例,女37例)为耳聋组;采用美国Kay公司的计算机多维嗓音分析软件MDVP,比较各组儿童发长元音/a:/的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基频变量(vF0)、峰值振幅变量(vAm)、振幅扰动商(APQ)、噪/谐比(NHR)。
正常组儿童不同性别间各指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耳聋组vF0、vAm分别为2.61%±1.15%和23.57%±8.29%,显著高于正常组(1.77%±1.01%和16.31%±7.75%)(P<0.01)。两组F0、jitter、shimmer、APQ、N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