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城东病区神经外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比较在能量代谢测定系统(简称:代谢车)监测指导下,早期采用不同营养方式及能量组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研究指出,伤后早期采用代谢车测定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静息能量消耗,指导营养供给的模式更为科学准确。采用PN+EN混合营养供给模式更适合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营养支持。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06期
近期,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城东病区神经外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比较在能量代谢测定系统(简称:代谢车)监测指导下,早期采用不同营养方式及能量组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研究指出,伤后早期采用代谢车测定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静息能量消耗,指导营养供给的模式更为科学准确。采用PN+EN混合营养供给模式更适合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营养支持。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06期《肠外与肠内营养》杂志上。
将符合研究标准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共184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n=61)、肠外营养组(PN,n=62)和混合营养组(PN+EN,n=61)。采用代谢车每天清晨测定病人静息能量消耗值(REE,kcal/d)连续2周,根据REE提供适宜的能量供给病人。监测病人第1、7和第14天的血清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前清蛋白(PA)和氮平衡(NB)的变化以及伤后1个月时GOS评分;同时观察病人在营养治疗期间肺炎、呕吐、误吸和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显示, PN+EN组病人ALB、Hb、PA和NB变化、早期肺炎与入住ICU时间等指标均优于EN组或PN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PN组病人消化道出血、呕吐、误吸的发生率最高,与其他两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周后病人病死率比较,PN组发生率最高,且与其他两组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