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基础医学

肿瘤部位及手术方式对新辅助治疗后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杨俊岭 整理 来源: 日期:2016-04-11
导读

  近期,雷州人民医院外一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部位及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指出,术后淋巴结及环周切缘状况是影响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但仍存在肿瘤位置越低,预后情况越差的趋势;对于肿瘤距离肛缘4~5cm的患者而言,虽然能够实施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但并不能从生存期中获益,值得进一步探讨。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

关键字: | 直肠癌 | | 新辅助治疗 | | 肿瘤位置 | | 手术方式 | | 预后 | |

  近期,雷州人民医院外一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部位及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指出,术后淋巴结及环周切缘状况是影响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但仍存在肿瘤位置越低,预后情况越差的趋势;对于肿瘤距离肛缘4~5 cm的患者而言,虽然能够实施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但并不能从生存期中获益,值得进一步探讨。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11期《实用医药杂志》上。

  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13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23例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术后继续按术前方案化疗。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3年无瘤生存(DFS)率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123例患者3年DFS率为84.55%(104/12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辅助放化疗后T分期降期、术后淋巴结阴性、环周切缘阴性患者的3年DNF率明显高(P<0.05),性别、年龄、肿瘤距肛缘距离、不同手术方式之间3年DF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距肛缘距离2~3 cm组与4~5 cm组、6~7 cm组之间的3年DFS率存在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肿瘤距肛缘距离各亚组按不同手术方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6~7 cm组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患者的3年DFS率(91.89%)与2~3 cm组切除肛门括约肌手术患者的3年DFS率(80.9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43,P>0.05);但明显高于4~5 cm组保留括约肌手术患者的3年DFS率(72.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37,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淋巴结及病理环周切缘状况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χ~2=12.459、15.283,P<0.05)。

   相关链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syyyzz.aspx

分享: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