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

自体间充质干细胞对脊髓损伤注射的疗效

作者: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王勇杰 编译 来源:神外资讯 日期:2016-04-08
导读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可造成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甚至大小便失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过去曾有多种手术方法和康复手段,但对于慢性SCI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由于脊髓细胞无法再生,有学者提出使用嗅神经鞘细胞、雪旺细胞、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和其他神经干细胞或祖细胞来治疗SCI。其中骨髓MSC相对容易得到,而且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可造成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甚至大小便失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过去曾有多种手术方法和康复手段,但对于慢性SCI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由于脊髓细胞无法再生,有学者提出使用嗅神经鞘细胞、雪旺细胞、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和其他神经干细胞或祖细胞来治疗SCI。其中骨髓MSC相对容易得到,而且已有研究证实骨髓MSC的潜在应用价值。韩国首尔Asan医学中心神经外科的SunKyu Oh等设计Ⅲ期临床试验,采用神经功能检查、MRI扫描和电生理检测对自体骨髓MSC治疗慢性S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研究,结果发表在2016年3月的《Neurosurgery》上。

        研究纳入自2008年8月至2012年12月20例ASIA分级B级四肢瘫的SCI患者;均为外伤后至少1年以上,近3个月康复锻炼未见神经功能改善者。从患者的髂后上嵴抽取骨髓,离心分离。贴壁培养、纯化和传代后,每3ml培养液中加入4.8×107个MSC细胞。在手术室中进行患者脊髓内注射。在脊髓损伤部位和周围脊髓中,共选取5个点,将1.6×107个自体MSC均匀注射至此5个目标点内。关闭硬脊膜前,剩余的3.2×107个自体MSC注射在硬脊膜下腔内。术后1周,患者转至康复科进行为期4周的康复治疗。在MSC注射前及术后1、3、6月分别检查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进行MRI扫描,测试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和体感诱发电位(soma 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评估疗效。

        16例患者完成该项研究,包括15例男性和1例女性;平均年龄40.9岁。神经功能方面,仅2例肢体活动获得明显改善;其中1例右上肢C8段支配区肌力由1级提升至3级;1例双上肢C6段支配区肌力由3级提升至4级,右上肢C8段支配区肌力由0级提升至1级。该2例也是唯一在MRI-DTI上出现新生纤维束的患者。4例患者SEP检查表现显著改善,6例MEP检查表现一定程度改善。术后随访过程中,均未出现脑脊液漏、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二次手术等严重并发症。8例患者出现轻度的不良反应,包括部分肌群僵硬、感觉减退和疼痛等,经保守治疗后均获得好转。

        该研究结果提示,脊髓MSC注射能使少数患者的部分肢体功能得到改善,但总体来看,效果并非理想。该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为MSC单次注射技术,而既往研究中采用MSC多次注射技术可能获得更高的改善率,但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总而言之,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MSC治疗脊髓损伤的有效性。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