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小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

作者:杨艳辉 整理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6-04-08
导读

           近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定量评价小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变化。研究指出,3D-STI技术可敏感地检出PmVSD小儿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异常改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07期《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上。   PmVSD小儿40例(PmVSD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对照组

  近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定量评价小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 VSD)心室局部收缩功能变化。研究指出,3D-STI技术可敏感地检出Pm VSD小儿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异常改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07期《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上。

  Pm VSD小儿40例(Pm VSD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对照组35例。采集左心室三维全容积图像,运用3D-STI技术测量2组对象收缩期左心室16节段的圆周、纵向、径向峰值应变,比较2组间各参数的差异性,并进一步分析其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容量负荷参数的相关性。

  Pm VSD组左室各节段三个方向峰值应变测值大多数均较正常组增大,其中前、侧壁基底段和侧、后壁中间段的纵向峰值应变及侧壁、下间隔壁中间段的圆周峰值应变和侧壁、下间隔壁中间段及基底段的径向峰值应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纵向、圆周、径向峰值应变均分别与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呈正相关。

   相关链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wzyxyxb.aspx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