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超声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通过超声造影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利用时间强度曲线(TIC)预测斑块内新生血管。研究指出,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TIC曲线有望成为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有效工具。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05期《医学研究杂志》上。 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内临床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由颅脑MRI确诊),且颈动脉超声检
近期,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超声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通过超声造影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利用时间强度曲线(TIC)预测斑块内新生血管。研究指出,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TIC曲线有望成为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有效工具。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05期《医学研究杂志》上。
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内临床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由颅脑MRI确诊),且颈动脉超声检查存在颈动脉斑块者47例作为脑卒中组(斑块为软斑,最厚达2.5mm,符合造影条件),对其造影动态图进行TIC曲线分析。另采集临床无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也进行TIC曲线分析。
筛选出47个斑块的完整造影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例保留了病理资料,该患者颈动脉斑块造影显示斑块内部呈斑片状增强,以肩部为主。TIC曲线显示有一明显的波峰区段,峰值强度(peak)、曲线下面积(AUC)较高,达峰时间(TP)较短,病理结果提示该患者斑块内血管CD34染色阳性。再比较脑卒中组和对照组患者超声造影TIC曲线,发现脑卒中组的Peak(68.74±7.81)和AUC(2573.53±420.82)显著高于对照组(55.02±7.08 vs1799.03±393.89),而TP值(16.85±2.23)显著低于对照组(20.04±2.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