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美国大片《2012》上映后,2012年12月21日将成为世界末日的说法便甚嚣尘上。对于国人热衷讨论世界末日的现象,林春认为有四种心态:一是赌徒心态,即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自从美国大片《2012》上映后,2012年12月21日将成为世界末日的说法便甚嚣尘上。随着该日期临近,原本仅为茶余饭后谈资的“末日说”却让一些人真的坐立不安起来。据路透社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约有10%的人相信世界末日谣言,其中中国人的比例很高。一些不法组织或个人甚至利用传言蛊惑人心,危害社会。比如本月初,四川流传着“冬至起将会有连续3天的黑夜”这样的谣言,引得市民疯狂抢购蜡烛和火柴,造成蜡烛脱销。还有人将多年积攒的钱财挥霍一空,甚至离家出走。当谣言引发的恐惧心理扩散开来,就可能产生不理智的群体行为。
其实,世界末日说源于玛雅历法,他们认为2012年是第5个世界末日。但实际上,几名玛雅部落长老澄清:“世界不会结束。22日是新的开始,意味着黎明的到来。”
连玛雅人的长老都辟谣了,那为什么还会有如此多的人相信荒谬的“世界末日论”呢?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林春认为,现代社会中,人们难以确定的东西太多,往往是好消息久盼不来,坏消息却接踵而至,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了恐惧和不良的预期。心理学发现,70%的人类行为是不可预测的,这为谣言提供了心理土壤。在信息时代里,网络普及造成了信息爆炸,铺天盖地的消息让人难辨真伪。还有人因为对生活、对工作、对发展空间、对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充满了消极情绪,这让他们期待世界末日,因为在那一天就人人平等了。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汪冰认为,谣言流传除与人们的不安全感和焦虑感有关,还体现了情感与科学的矛盾。人们发现对世界的掌控感并没有随着科技的进步而提高,这使他们开始关注起自身的命运。
对于国人热衷讨论世界末日的现象,林春认为有四种心态:一是赌徒心态,即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因为如果信了,即使到头来是假的,也不会损失什么。二是从众心理。那些平时不受关注、没多少朋友的人,以及弱势群体,他们需要借助大众的认可来提升自尊心。三是被动心态,即我们听任何消息时,本能的反应不是去反驳和科学地看待,而是盲目相信。四是控制心态,即通过讨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来宣泄情绪、控制他人。另外,部分商家和邪教组织通过炒作此类话题能够获利。汪冰认为,有些人可能把讨论世界末日当成了一种释放压力的方法。
谣言止于公开。越是被禁止的东西往往越有吸引力,因为禁令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所以,与其禁止讨论,还不如加大正面宣传。面对谣言,不妨幽默应对。澳大利亚总理近日发表一段搞笑视频,一本正经地宣称末日预言是真的,让人会心一笑。一些国人也以自己的方式轻松面对谣言,有公司宣布放“末日假”,并发放600元“末日遣送费”;还有人为自己和家人购买“诺亚方舟”船票,这都体现了积极、享受的心态。林语堂先生给幽默这样定义,“幽幽地想、默默地笑。”幽默比任何笑话都高尚,比任何批评都有意义,因为它有思想,也有感情,所以幽默是一种生活能力。我们要积极、乐观地看待人生。也许,末日谣言对大家是个善意的提醒,告诉我们该放慢脚步,好好享受一下生活了。▲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