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同仁医院)重症医学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无创血流动力监测法(ICG)在指导严重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及血管活性药应用中的作用。研究指出,以ICG监测指导严重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及血管活性药应用,能更精确进行液体管理,减少盲目补液,缩短ICU住院时间。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17期《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上。 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该院重症医学科住院
近期,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同仁医院)重症医学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无创血流动力监测法(ICG)在指导严重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及血管活性药应用中的作用。研究指出,以ICG监测指导严重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及血管活性药应用,能更精确进行液体管理,减少盲目补液,缩短ICU住院时间。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17期《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上。
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该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患者37例为常规组(A组);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患者43例为对照组(B组)。A组以严重脓毒症的集束化治疗为指导进行治疗。B组则在集束化治疗为指导的基础上,以ICG监测指导进行液体复苏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观察6 h后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乳酸值<2 mmol/L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 O2)>70%的比例、液体平衡、血管活性药物用量;ICU住院时间。
在液体复苏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APACHEⅡ评分、血流动力学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液体复苏6h后Scv O2、血乳酸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比较,6 h液体复苏的量明显增多;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酚丁胺用量明显减少(P<0.05)。但ICU住院时间B组则明显缩短(P<0.05)。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