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基础医学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严重脓毒症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杨艳辉 整理 来源: 日期:2016-03-16
导读

  近期,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同仁医院)重症医学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无创血流动力监测法(ICG)在指导严重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及血管活性药应用中的作用。研究指出,以ICG监测指导严重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及血管活性药应用,能更精确进行液体管理,减少盲目补液,缩短ICU住院时间。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17期《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上。   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该院重症医学科住院

  近期,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同仁医院)重症医学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无创血流动力监测法(ICG)在指导严重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及血管活性药应用中的作用。研究指出,以ICG监测指导严重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及血管活性药应用,能更精确进行液体管理,减少盲目补液,缩短ICU住院时间。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17期《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上。

  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该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患者37例为常规组(A组);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患者43例为对照组(B组)。A组以严重脓毒症的集束化治疗为指导进行治疗。B组则在集束化治疗为指导的基础上,以ICG监测指导进行液体复苏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观察6 h后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乳酸值<2 mmol/L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 O2)>70%的比例、液体平衡、血管活性药物用量;ICU住院时间。

  在液体复苏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APACHEⅡ评分、血流动力学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液体复苏6h后Scv O2、血乳酸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比较,6 h液体复苏的量明显增多;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酚丁胺用量明显减少(P<0.05)。但ICU住院时间B组则明显缩短(P<0.05)。

   相关链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zgxdyxzz.aspx

分享: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