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

反思急救车遇堵致死事件

作者:责任编辑:张德笔 来源:腾讯评论 第2272期 日期:2012-12-20
导读

         12月7日晚,北京一名年过五旬的骑车人不幸被轧成重伤。在我国大部分城市,正规120急救车在市内出车5公里(含5公里)内每次收取出车费约30元,超过5公里每公里加收1.5元(含往返里程),而记者咨询了北京3家非正规救护车公司,均报价为800元,市内范围。

  今日话题:急救车遇堵致伤者死,苛责民众不避让无用

  奔驰的急救车是争分夺秒救人的保障

  导语:12月7日晚,北京一名年过五旬的骑车人不幸被轧成重伤。120急救中心的一位王医生发微博称,自己在随车抢救伤者的过程中,亲眼看到一路上鲜有车避让,眼睁睁地看着一个生命在她面前逝去。

  给急救车让道本来是一个常识,为何在中国就有“不让道”的人呢,用“素质不高”、“不敬畏生命”形容这些人,的确解气,但很可能就错过了背后隐藏的真问题。

  一、不给急救车让道,不能简单归因于民众素质低下

  1、道路拥堵、对“特权车”反感是两点重要的现实因素

  因救护不及时致伤员本可救活而未活的情况存在两种,一是出车不及时;二是从接到伤员到送抵医院耗时过长。对于第一种情况,媒体报道的比较多,按照平均8至12分钟的国际发达地区的出车时间,中国的差距甚远。

  第二种情况,有一项网络调查,调查显示遇到急救车,不避让的私家车超过一半以上。但如果因此把救护途中行车不畅完全归责于中国的私家车主,则有失公允。在腾讯这条新闻的跟帖下,被顶得最多的一条评论是“(给)救护车让道天经地义,只是国人素质太差”。

  首先,在特别拥堵的道路尤其是北京的道路下,给急救车避让存在实际困难。据报道,这起因抢救不及时而导致伤者身亡的悲剧发生在北京的周五的晚高峰。从事故地田村北路东口到最近的武警总医院,一路水泄不通。急救车鸣笛无效后,改走自行车道,又遇到了违章停在自行车道上的机动车,后无法折回,耽误了宝贵的救命时间。

  实际上,在只能挪行的交通状况下,指望鸣笛来杀出一条生命通路难度很大,中国司机也缺乏这方面的培训;而违章停车的问题也是由国人一贯不守交通规则和现实无奈造成的。这两者都无法直接和私家车主“不敬畏生命”、“素质低”扯上直接关系。

  今日话题:急救车遇堵致伤者死,苛责民众不避让无用

  被堵在城市车流中动弹不得的急救车

  另外,不可否认在中国“特权车”普遍霸蛮的背景下,会让人丧失掉对本该具有特权属性的救护车、消防车的敏感和敬畏。在出现类似悲剧时,简单地把责任归为人性之恶、素质低下,很可能无利于解决问题。

  2、要明确“给急救车让道”是法律强制不是道德提倡

  国家道路交通安全法规明确规定,救护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可以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信号灯的限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

  这样的表述,实际上就造成了和“公交车让座”问题一样的困惑,“应当”让行,是提倡性的建议还是义务性的规定,相信大部分人都搞不清楚。如果是后者,那么对于“不让道”的行为,应该有具体的惩罚性措施出台,可惜目前还没有;如果是前者,不能否认,和让座问题一样,在规则意识较为淡薄的中国社会,这可能只会让此话题纠缠不清。

  德国1982年即已颁布法律强制要求所有车辆为救护车让道,否则将承担高额罚款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美国交通法规规定,救护车、消防车等车辆在执行紧急任务时,道路上行驶的其他所有车辆此时必须立即停车,等特种车辆驶离一段距离之后,其他车辆方可继续行驶;韩国法律规定,凡是未给救护车让道的,一经特种车辆的黑匣子确认,对违法者处以巨额罚款;在新加坡,救护车都装有摄像头,如果拍摄到哪辆车不给救护车让路,就将受到重罚。

  在德国、美国、新加坡这些规则意识比中国强的国家,尚且需要法律强制规定给救护车让道的义务并且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在中国,把这样一个问题寄希望在“素质”上显然不是务实的做法。

  3、把目光聚焦在是否有意愿避让,忽略了是否有能力避让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