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外科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成功开展首例剑突下入路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

作者:王海芳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6-02-15
导读

         该术式在该院的开展,为前纵隔肿瘤手术治疗又探索了一条新道路,预示着该院胸外科在微创技术治疗纵隔肿瘤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普通胸科专科主任 王铭辉教授

        通讯员:王海芳

        案例回放:

        20岁女大学生小梁,不幸两个月前被诊断为重症肌无力,在我院胸部CT检查后,发现前上纵隔见一不规则形软组织影,大小约1.8cmX1.3cm,考虑胸腺瘤。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普通胸科专科主任王铭辉教授接诊后,考虑到患者是年纪尚轻,若采取传统胸骨正中入路胸腺切除术,术后所留一条长约10余厘米的手术疤痕必然影响小梁以后的社交生活;若采取胸腔镜右胸入路胸腺扩大切除术,肋间神经的损伤又将会带来剧烈的疼痛。为了达到减少瘢痕和减轻疼痛的目的,经过缜密的术前分析,王铭辉教授决定对小梁施行该院首例剑突下入路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

        手术当天,患者取平卧位,全身麻醉,于剑突及肋缘下开一道小切口,利用人工气胸及胸腔镜,历时90分钟成功完成胸腺扩大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轻,引流量少,术后第二天下地活动,第3天拔除引流管,复查胸片未见明显异常。

        据王铭辉教授介绍,重症肌无力是一种以横纹肌神经肌肉传导障碍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70%以上与胸腺异常有关。目前,胸腺切除术配合药物治疗是公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方法。在手术方法上,与传统胸腔镜右胸入路对比,剑突下入路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在保证肿瘤完整切除和清扫范围的同时,很好的保留了双侧膈神经,保护呼吸功能,减少了手术对肋间神经、肌肉、血管等胸壁软组织的损伤,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术后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真正体现了微创胸外科技术的优势。

        该术式在该院的开展,为前纵隔肿瘤手术治疗又探索了一条新道路,预示着该院胸外科在微创技术治疗纵隔肿瘤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