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的研究人员张鹏等发表文章,旨在探讨和比较去瓣型微型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与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早期角膜上皮内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研究表明,与LASEK比较,去瓣型Epi-LASIK对角膜上皮紧密连接的损害轻,术后角膜上皮紧密连接的修复也更加迅速,提示去瓣型Epi-LASIK有利于减少术后角膜刺激症状和并发症的发生。该文章发表在《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2年第30卷08期。
日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的研究人员张鹏等发表文章,旨在探讨和比较去瓣型微型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与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早期角膜上皮内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研究表明,与LASEK比较,去瓣型Epi-LASIK对角膜上皮紧密连接的损害轻,术后角膜上皮紧密连接的修复也更加迅速,提示去瓣型Epi-LASIK有利于减少术后角膜刺激症状和并发症的发生。该文章发表在《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2年第30卷08期。
该研究选取48只健康清洁级成年新西兰白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24只。2个组均取右眼分别行去瓣型Epi-LASIK和LASEK手术,后者术中也不保留角膜上皮瓣。于术后1、2、3、5d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实验兔并分离角膜组织,每个时间点获取6只兔眼角膜标本。另取2只正常兔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检查法观察各组兔眼角膜上皮内Occludin蛋白的表达变化,用RT-PCR半定量检测兔眼中央区角膜内occludin mRNA表达的变化。
结果显示,角膜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正常兔眼角膜上皮内可见occludin蛋白表达呈绿色荧光,荧光信号较强且排列有序。术后1~2d,LASEK组兔眼角膜上皮内绿色荧光信号表达强度低,数量少且排列紊乱,而去瓣型Epi-LASIK组角膜上皮内荧光信号强于LASEK组且排列整齐,术后3~5d,2个组荧光信号均增强,排列有序。RT-PCR检测表明,术后1、2、3d,LASEK组兔眼角膜上皮内occludin mRNA表达相对值分别为0.11±0.02、0.25±0.03、0.43 ±0.04,明显低于去瓣型Epi-LASIK组的0.20±0.04、0.44±0.04、0.76±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476、12.898、17.315,P<0.05);术后5d,2个组角膜上皮内occludin mRNA表达相对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3,P>0.05)。2个组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occludinmRNA表达相对值均逐渐升高,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768.903,P=0.000)。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