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其他

中低流量吸氧患者三种氧气湿化装置细菌污染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陈小姣 整理 来源: 日期:2016-01-16
导读

日前,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附属陈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的宁小玲、刘小芬和潘玲等人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中低流量吸氧(≤4L/min)患者使用三种氧气湿化装置细菌污染情况,为临床氧疗选择合适的湿化装置提供参考。研究指出ε-赖氨酸湿化液湿化瓶染菌最少,其次是非湿化瓶,中低流量吸氧时24h内可选用非湿化瓶,超过24h适合选用ε-赖氨酸湿化液湿化瓶。该文章发表在2014年05期《护理学杂志》上。

日前,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附属陈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的宁小玲、刘小芬和潘玲等人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中低流量吸氧(≤4L/min)患者使用三种氧气湿化装置细菌污染情况,为临床氧疗选择合适的湿化装置提供参考。研究指出ε-赖氨酸湿化液湿化瓶染菌最少,其次是非湿化瓶,中低流量吸氧时24h内可选用非湿化瓶,超过24h适合选用ε-赖氨酸湿化液湿化瓶。该文章发表在2014年05期《护理学杂志》上。

将120例在ICU住院并且需要持续中低流量吸氧7d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0例,A组给氧时使用传统的湿化装置,B组使用未湿化装置,C组使用ε-聚赖氨酸湿化液湿化装置。比较三组氧气湿化装置使用前后不同时点细菌污染情况,了解污染细菌种类。

使用前所有样本细菌培养均无菌生长。三组使用后氧气湿化装置细菌阳性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显著低于B组,B组显著低于A组(均P<0.0125);使用后24~168h,C组细菌阳性率显著低于A组(均P<0.0125);使用后第72~168h,C组细菌阳性率显著低于B组(均P<0.0125);A组高于B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25);检出的主要菌群为肠杆菌、葡萄球菌、真菌。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