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

硅橡胶的表面性能与细菌黏附的关系

作者:杨俊岭 整理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6-01-13
导读

           近期,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整形美容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研究硅橡胶的表面性能变化对细菌黏附的影响。研究指出,硅橡胶表面的亲/疏水性可能是影响细菌黏附的主要因素。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19期《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上。   采用细菌培养和菌落技术对普通硅橡胶(siliconrubber,SR)、碳-硅橡胶(carbonionimplantedsiliconrubber,C-SR)和羟基磷灰石

  近期,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整形美容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研究硅橡胶的表面性能变化对细菌黏附的影响。研究指出,硅橡胶表面的亲/疏水性可能是影响细菌黏附的主要因素。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19期《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上。

  采用细菌培养和菌落技术对普通硅橡胶(silicon rubber,SR)、碳-硅橡胶(carbon ion implanted silicon rubber,C-SR)和羟基磷灰石涂层硅橡胶(hydroxyapatite coating silicone rubber,HA/SR)表面细菌黏附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材料表面的形貌进行观察,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X射线衍射光谱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对材料表面的分子结构进行分析,同时对材料表面的粗糙度以及亲/疏水性(水接触角)进行检测。

  普通硅橡胶(SR)表面细菌黏附最多[(2.11±0.12)×105CFU],羟基磷灰石涂层硅橡胶(hydroxyapatite coating silicone rubber,HA/SR)次之[(1.88±0.88)×105CFU],碳-硅橡胶(carbon ion implanted silicon rubber,C-SR)表面细菌黏附最少[(0.98±0.35)×105CFU],C-SR组细菌黏附明显少于SR组(P<0.05),HA/SR组细菌黏附较SR组有所减少,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材料的表面亲/疏水性与细菌黏附呈相似趋势;而表面粗糙度的变化与细菌黏附趋势不一致。

   相关链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dsjydxxb.aspx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