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到了我妻子的户口所在地燕郊,找到社区的居委会,把我们要办准生证的情况说明了。考虑到阵痛给妻子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继续自然分娩有可能带来的风险,我当即要求医生剖腹产,并请求医生马上进行手术。
一声啼哭
多少周折(编辑视线·生孩子如何不再难①)赵蓓蓓
现如今,生孩子成了一道难迈的坎儿。如果连“生”的问题都解决不好,何谈生存发展?何以生生不息?
生孩子从来都是大喜事儿,婴儿的一声啼哭给全家带来多少欢乐与希望。可现如今,生孩子成了一道难迈的坎儿,许多年轻的爸爸妈妈,为了这一声啼哭,要费多少周折、平添多少烦恼呀!
且不说女人怀上孩子的难度、十月怀胎的艰辛、生产过程的苦痛与风险、哺育婴儿的辛劳,能不能生、在哪生、怎么生都成了生育夫妇及其家庭的一大难题。对外出打工者而言,开个“准生证”,真难;对城市夫妻而言,找个好医院给孕妇建档,太难;对偏远山区的孕妇而言,找个接生的人,难上加难……尤其是到了所谓的吉利年份比如今年(龙年),想要龙子龙女的夫妇扎堆儿生孩子现象使生孩子难的问题更为凸显。近几年,我所接触到的生孩子的夫妇,说起此事,大都是一肚子苦水。从本版刊登的读者来信也可以看出,生孩子者各有各的难处,各有各的烦恼,各有各的怨气。
是什么造成了生孩子难?如何让生孩子不再难?是我们这一系列报道所关注的。
生育是人生大事,也是国家的大事,特别是对我们这个资源相对匮乏、人口世界第一、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的国家而言。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但如何计划、如何管理,我们还有太多欠缺的地方。比如,办理准生证的服务,就有太多细节问题造成人为障碍,以致众多外出打工者的办证过程简直成了磨难;再比如,城市、乡村的优质医疗资源,远远不能满足生育者的需求;面对80后已进入生育高峰的现实,相应的医疗服务机构明显应对不力。现在许多城市的医院大楼不断扩建翻新,但妇产科有没有发展、产科医生有没有增加仍要打个问号。显而易见的是,近些年来,对于生孩子难的现实困境,政府相关部门缺乏应有的重视。日前,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出通知,要求简化办准生证程序,方便流动育龄夫妇办证。希望这一举措能尽早落实。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也是人生大事、民生大事。生育对个人、家庭、社会乃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之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连“生”的问题都解决不好,何谈生存发展?何以生生不息?
生孩子如何不再难
辗转山西、辽宁、北京、河北,手续齐全,可是 挺着大肚子办不下准生证
我是东北人,2002年来北京工作,2004年买了一套房子,2007年结婚,生活过得很幸福。之前我认为,没有北京户口并不会影响我们在北京的生活。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我错了。
2012年3月,妻子怀孕了,我们全家都非常高兴。第二天我就带着妻子去家附近的306医院建档、做相关的检查。医院告诉我们,要建档必须拿出准生证以及社区医院开的健康证明。我想这是国家的规定,那就办吧。从此就开始了漫长而痛苦的办证过程。
妻子原籍在山西省,2005年因为工作调动把户口迁到河北省三河市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燕郊)。我的户口在辽宁省。
我们先到了我妻子的户口所在地燕郊,找到社区的居委会,把我们要办准生证的情况说明了。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跟我们说,你们必须回原籍开出“加盖三级政府公章的生育情况证明”。我不明白何为“三级政府”,向工作人员请教,工作人员不予回答。于是我回家上网查找,大致弄清楚了,“三级政府”即为居委会、区计生部门、市计生办。
既然燕郊居委会要求准备这些证明,我们就去开吧。于是我俩分别回山西与辽宁开证明。还是家乡好,很快就开出了证明。然而我们拿着这些证明再次去燕郊居委会办理准生证时,燕郊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又告诉我们,你们还需要开“现居住地的生育情况证明”。于是我们又回到北京,到我们居住地的社区居委会开证明。但社区居委会给的答复是,他们不了解情况,开不了这个证明,如果非让他们开也可以,必须让女方户口所在地(燕郊)先开出生育情况证明。崩溃!这是个死循环啊!于是我又去燕郊居委会,与他们沟通协调这个事。但他们态度很强硬,说这是原则问题,一旦出了事谁负责!我说我负责,出了问题把我拉出去枪毙都行……
现在,北京的社区居委会和燕郊的居委会互相以对方先开出生育情况证明为先决条件,否则绝不给我们开证明。我就不明白了,我的相关手续齐全,在北京有工作,有住房,有连续纳税证明,国家规定必须有的一切材料我们都有,但就是开不出准生证。
从我们家到燕郊有将近80公里的距离。为了这个准生证,我带着怀孕的妻子来来回回往返6次,每次都失望而归。妻子晕车,但又不能不亲自去,因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是“国家规定”。
孩子即将出生,但准生证至今还没有办下来。我们就是想生个小孩,而且是头胎,为啥这么难?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