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

癌症筛查你做“对”了吗?

作者: 来源:39健康网 日期:2012-12-03
导读

         专家表示,癌症检查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情况来选择,一些不规范的体检会贻误治疗,而一些体检项目并不能替代早期癌症筛查。有些肿瘤筛查项目对人体具有潜在的致病风险,这就需要肿瘤专业医生根据受检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做出选择。

  误区六:没有症状就不需检查胃肠镜

  在我国,胃肠道癌症发病率较高。但绝大部分单位和个人却没有把胃镜、肠镜检查纳入到体检项目中。因为胃镜、肠镜检查的操作会令人感到有些不适,吓退了不少体检者。还有一部分人则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没症状就不会患胃肠道的肿瘤。因此,同意做胃肠镜检查的人几乎有腹泻、腹痛、便血等症状。主动要求进行以上检查项目的人几乎没有。实际上,早期大肠癌往往没有临床症状,有时候出现慢性腹泻、腹痛和消瘦等症状时也常常会被当成普通腹泻来治疗,耽误了早期诊断和治疗。

  误区七:肿瘤是老人的事。

  很多肿瘤不断“年轻化”,因此筛查绝不单是老人的专利。同时,肿瘤也不是越老越要查。由于老年人前列腺癌的进展非常缓慢,即使得病,大多也不会因此危及生命,因此75岁后没有必要再进行每年一次的前列腺癌筛查。

  误区八:体检前不做好准备

  肿瘤专科医生通常需要综合多项检查项目的结果。如果受检者因未做好准备而影响了检查结果,就可能造成漏诊或误诊。宫颈癌筛查时应注意,检查前一两天不宜性生活;做结肠镜前3天,最好吃无渣或少渣半流质饮食。

  误区九:肿瘤标志物正常=无瘤

  40岁以上的体检人群,大多会选择检测肿瘤标志物。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会认为,肿瘤标志物可以直接查出肿瘤,如果肿瘤标志物的检查结果在正常范围内,就说明身体中没有得肿瘤。但是,殊不知,临床中的各种肿瘤标志物只能作为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临床的诊断不能仅仅依靠肿瘤标志物的检查结果来确定。的确,很多肿瘤,特别是当癌症发生时,肿瘤标志物的检验结果可能会明显高于正常,比如:前列腺癌与PSA、肝癌与AFP等,这属于特异性较强的癌指标,它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癌症的存在,但对一些特异性不强的癌症,如:肺癌、胃癌、肠道肿瘤等等,往往在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显示正常的时侯,就有可能已经患了癌症。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