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

急性饮酒早期脑部灌注改变的动脉自旋标记分析

作者:杨俊岭 整理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5-12-01
导读

           近期,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MRI室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采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技术对急性饮酒后早期脑部灌注(CBF)改变进行量化,探讨酒后CBF改变与脑功能之间的联系。研究指出,饮酒后皮质及灰质核团CBF明显升高55.3%(21/38),28.9%(11/38)下降,余15.8%(6/38)变化不明显。说明饮酒能不同程度改变大脑的CBF,尤其是后循环供应的脑区,从而影响脑功能变

  近期,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MRI室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采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技术对急性饮酒早期脑部灌注(CBF)改变进行量化,探讨酒后CBF改变与脑功能之间的联系。研究指出,饮酒后皮质及灰质核团CBF明显升高55.3%(21/38),28.9%(11/38)下降,余15.8%(6/38)变化不明显。说明饮酒能不同程度改变大脑的CBF,尤其是后循环供应的脑区,从而影响脑功能变化。但变化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可能是酒后出现不同情绪和执行力差异的重要因素。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06期《临床放射学杂志》上。

  将80名志愿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名(男女各20名),平均年龄(25.2±2.7)岁。志愿者均无个人及家族酗酒史、精神药物以及毒品服用史。两组均常规扫描除外脑部病变,试验组空腹服用一定量白酒,对照组空腹服用等量安慰剂,两组在试验前均进行ASL扫描作为基线,随后试验组饮酒后20 min接受ASL扫描,每次检查前均进行生理指标的监测。利用组间t检验分析所得数据。

  试验组21名出现全脑各叶皮层、丘脑、豆状核、小脑、脑桥的CBF增高(P<0.05),所有脑区左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的额叶皮质CBF改变最显著。女性则表现为全脑灰质CBF弥漫性增高,各脑区CBF增加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名枕叶、小脑和脑桥CBF出现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脑区相比未发现有CBF改变差异明显的脑区。丘脑与豆状核CBF改变各不相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名脑部CBF与饮酒前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名因饮酒后感到身体明显不适退出试验。整个试验过程中对照组脑部CBF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试验组饮酒前左、右脑区CBF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关链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lcfsxzz.aspx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