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育处、北京大学第一医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外科和北京大学第一医儿科的研究人员共同发表论文,旨在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探索八年制医学生合理的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研究指出,将建构主义理论融于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活动中,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式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贯彻全程医学职业精神教育理念,同时也为今后临床医学课程体系的教学改
近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育处、北京大学第一医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外科和北京大学第一医儿科的研究人员共同发表论文,旨在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探索八年制医学生合理的“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研究指出,将建构主义理论融于“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活动中,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式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贯彻全程医学职业精神教育理念,同时也为今后临床医学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做好了准备。该文发表在2014年第(1)期《中华医学教育杂志》上。
“早期接触临床”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按照北京大学医学部课程内容安排,为学生提供多种临床场景和医疗工作。第二阶段依据第一阶段后的学生自我设想,教师设定备选教学内容,由学生进行自由选择,自己参与设计见习内容、完成相关知识准备及小组之间的分工合作。分别在2008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63名学生两个阶段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活动后,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和比较学生对“早期接触临床”活动目的的认识,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收获等方面的情况,评价“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活动的效果。
学生对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活动的目的更为明确,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高,与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沟通能力明显增强。学生小组合作式学习的主动性有了明显提高。此外,学生在第二阶段的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活动中的收获也比以前明显增加,反映在对临床医学的感性认识和兴趣、临床医疗流程、医院管理等多个方面。绝大多数学生对医德医风和爱伤观念感受更深,对将来进入临床课程学习有了更充分的心理准备。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