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

不能黑痣不可随意揉搓

作者: 来源:全球医院网 日期:2012-10-19
导读

         编者按:不明黑痣要当心,随意揉搓可导致皮肤癌。多见区域性淋巴结转移,作者遇一头部巨大鳞状细胞癌,其恶臭无比,脓性分泌物较多,易出血,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转移者极少,先发生边缘半透明结节隆起浅在溃疡,继之渐扩大,可侵蚀周边组织及器官,成为侵蚀性溃疡。

  编者按:不明黑痣要当心,随意揉搓可导致皮肤癌。徐先生数月前发现,右大腿内侧长了个黄豆大小的包块,不疼也不痒。他闲来无事常用手按摩和捶打,几个月后包块迅速长至鹅蛋大小,前往中心医院就诊确诊发现是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并有脑转移。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就是电影《非诚勿扰2》中“李香山”忽然得的那种癌。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清楚,易转移、预后差。有发育不良痣或家族史者,发病率较高。60%的恶性黑色素瘤是由良性痣恶变产生,慢性摩擦损伤可能为恶变的病因。身上如有包块和痣时千万不要去按摩或搓揉,以免引起恶变。

  皮肤癌症状表现

  由于现在生活的环境或者工作环境的原因,导致了皮肤癌这种疾病的患者是不断地增加。但是还是会有很多的患者对这种疾病的症状还不了解,其实这样是很不利于及时的发现这种疾病的。

  1.鳞状细胞癌往往由角化病、粘膜白斑及其它癌前疾病转化而成。生长较快,早期即形成溃疡。有的呈结节样或菜花状,向深部侵犯较小,基底可移动,有的呈蝶状,向深部浸润较明显,破坏性大,常累及骨骼。鳞状细胞癌常伴有化脓性感染,伴恶臭、疼痛。多见区域性淋巴结转移,作者遇一头部巨大鳞状细胞癌,其恶臭无比,脓性分泌物较多,易出血,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

  2.基底细胞癌起病时常无症状,初期多为基底较硬斑块状丘疹,有的呈疣状隆起,而后破溃为溃疡灶改变,不规则,边缘隆起,似火山口,底部凹凸不平,生长缓慢。转移者极少,先发生边缘半透明结节隆起浅在溃疡,继之渐扩大,可侵蚀周边组织及器官,成为侵蚀性溃疡。

  3.鳞状细胞癌以30~50岁年龄多发,基底细胞癌50岁以上多发。前者发病快,常在短期内快速生长,后者缓慢。鳞癌好发于下唇、舌、鼻、外阴、多发于皮肤粘膜交界点、溃疡边缘高起、红硬、呈环状、菜花样外观,周边炎性反应显著,多有区域淋巴腺肿大。基底细胞癌好发于眼眶、内眦、鼻、颊、前额、手背,溃疡边缘呈蜡状、结节形、卷起,包有的呈黑色,炎性反应轻微或无,转移极少,主要向深部组织浸润。

  专家温馨提示:以上这些就是皮肤癌的一些症状表现,希望通过这些简单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这种疾病有一个很好的了解,这样才能及时的发现这种疾病。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