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

寻常型银屑病颗粒层组织病理变化及其相关分析

作者:张静 整理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3-03-22
导读

         近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4医院皮肤科刘卫兵、陈洪晓和王燕飞等共同发表论文,旨在观察寻常型银屑病(PV)颗粒层变化。研究指出,PV颗粒层镜下从过渡部位到病变部位具有一定的变化特点,有可能为PV病情的评估和治疗提供有用的线索。该文章发表在2012 年28卷04期《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上。

  近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4医院皮肤科刘卫兵、陈洪晓和王燕飞等共同发表论文,旨在观察寻常型银屑病(PV)颗粒层变化。研究指出,PV颗粒层镜下从过渡部位到病变部位具有一定的变化特点,有可能为PV病情的评估和治疗提供有用的线索。该文章发表在2012 年28卷04期《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上。

  回顾性分析190例PV的病理切片,光镜下分别于纵、横双向观察PV“过渡部位”、“病变部位”颗粒层、病变部位棘层、真皮乳头上方表皮、真皮浅层单一核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

  过渡部位颗粒层较正常部位平均增厚2.14±0.66层;病变部位颗粒层平均减少1.55±0.559层;过渡部位颗粒层增厚与真皮乳头上方表皮变薄程度有相关性,P<0.05;病变部位颗粒层与真皮浅层毛细血管(cap)周围单一核细胞浸润程度及真皮浅层嗜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有相关性P<0.05;棘层增厚与过渡部位、病变部位颗粒层变化等均无相关性,P>0.05.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