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

中美学者合作研究发现“东亚人更易出汗”机制

作者:驻地记者 孙国根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3-03-14
导读

         近日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哈佛大学合作研究的一项成果表明,东亚人更容易出汗的原因是因其特有的一个基因变异所致,该研究对发现决定东亚人群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日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哈佛大学合作研究的一项成果表明,东亚人更容易出汗的原因是因其特有的一个基因变异所致,该研究对发现决定东亚人群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该研究成果作为封面论文已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Cell)杂志上。

  据该成果通讯作者之一、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金力教授介绍, 在所有的动物里,人类是最会出汗的,而在人群中,东亚人的汗腺最发达,故更易出汗。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一个被称为“EDAR370A”的东亚人特有的基因变异,使得东亚人拥有更发达的汗腺,也更容易出汗。经研究,经一步发现,这一变异出现在3万多年前的东亚人群,它改变了东亚人祖先的汗腺和毛发的密度、毛发粗细及牙齿特征。由于这个变异具备与环境适应的生存优势,于是它在人群中的比例迅速增加,最终在中国汉族人群中达到近95%。金力研究团队通过分析2500名汉族志愿者,发现具有这一变异的个体的汗腺密度高了约15%,毛发更粗,而且牙齿形状也有变化。后来哈佛大学的合作者通过动物研究证实,这一基因变异确实会影响汗腺和毛发的发育。金力进一步解释说,东亚人的祖先3万多年前来到东亚时,最先到达东南亚。正是由于出汗能力的提高,使得我们的祖先能够更好地适应湿热环境而生存繁衍,生生不息。所以,这一基因变异是东亚人类适应新环境的产物,而这种对环境的“适应性进化”也正是产生当代人群间差异的重要机制之一。金力教授强调说,这次研究揭示,单个基因变异可以同时影响人类的多个形态特征。所以,为数不多的基因变异可能会导致东方人与其他人种的形态差异。

  据悉,金力率领的该团队将继续从多学科角度进一步研究,最终揭示不同人种形态差异的生物学机制。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