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皮肤性病

耳后沿Blaschko线分布的小汗腺螺旋腺瘤一例

作者:佚名 来源:MedSci梅斯 日期:2019-08-13
导读

临床资料 患者,男,26 岁,因右耳后皮下结节5 年余于 2016 年 4 月 12 日就诊。5 年前,患者右耳后出现一绿 豆大淡紫红色丘疹,无疼痛和瘙痒等自觉症状,5 年 来逐渐增多。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体格检查 :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 :右侧耳 后可见数个大小不等的紫色皮下结节,稍隆起于皮面, 表面光滑,质韧,与表皮无黏连(图 1)。手术切除结 节行组织病理检查,可

关键字: 小汗腺螺旋腺瘤

临床资料

患者,男,26 岁,因右耳后皮下结节5 年余于 2016 年 4 月 12 日就诊。5 年前,患者右耳后出现一绿 豆大淡紫红色丘疹,无疼痛和瘙痒等自觉症状,5 年 来逐渐增多。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体格检查 :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 :右侧耳 后可见数个大小不等的紫色皮下结节,稍隆起于皮面, 表面光滑,质韧,与表皮无黏连(图 1)。手术切除结 节行组织病理检查,可见真皮内数个较大的瘤体,境 界清楚,边缘平整,周围有纤维包膜,与表皮不相连(图 2a);瘤体由深染圆形核的小细胞及丰富胞质、核淡染 的大细胞两类细胞组成,可见管腔分化,其间散在淋 巴细胞浸润,周围胶原增生(图 2b)。诊断:小汗腺 螺旋腺瘤。手术切除后随访至今无复发。

右侧耳后见数个红色丘疹沿 Blaschko 线呈单 侧带状分布 图1 沿Blaschko线分布的小汗腺 螺旋腺瘤患者耳后损

2a)真皮内见数个大小不等、境界清楚的瘤细胞团块(×10);2b)肿瘤由两种瘤细胞组成,一种 核大淡染,位于中心 ;另一种核小深染,位于周边(×200) 图2 沿Blaschko线分布的小汗腺螺旋腺瘤患者皮损组织病理(HE染色)

讨论

小汗腺螺旋腺瘤(eccrine spiradenoma,ES)于 1956 年首次报道,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皮肤附属器肿 瘤,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其中约1/5 的患者发生在四肢 [1]。有文献报道 ES 可在出生时发生,但 更好发于 15 ~ 35 岁的人群 [2]。除了单发的小结节, 还可随机分布或线性分布。Agnihotri 等 [3] 报道了1 例多发性呈带状分布的 ES。也有学者报道 ES 可沿 Blaschko 线分布 [4]。本例患者的皮损亦沿Blaschko 线分布。 ES 皮损常伴有疼痛感,临床上易误诊为血管球 瘤、淋巴结、血管平滑肌瘤、神经瘤、血管脂肪瘤、 神经鞘瘤和颗粒细胞瘤等。临床上圆柱瘤与 ES 可重 叠出现,圆柱瘤和 ES 有时在组织病理上难以区分。 此外当肿瘤内的导管细胞管状分化不显著时,肿瘤容 易被误认为聚集的淋巴结,此时需要免疫组化帮助 鉴别 [5]。ES 与圆柱瘤或毛发上皮瘤同时出现的患者 更可能患有 Brooke-Spiegler 综合征(Brooke-Spiegler syndrome,BSS) [6]。BSS 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由Cylindromatosis(CYLD)基因突变引起,遗传研 究已经确定16q12-q13 上的单个基因CYLD1 在 BSS 中发生改变。CYLD1 基因的突变也见于家族性圆柱 瘤病和家族性毛发上皮瘤 [7]。 由于 ES 的潜在恶性转化,在多发性皮损或存在有症状的皮损情况下,诊断至关重要。ES 的治疗方 法主要为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8]。

参考文献略。

原始出处:

乐张慧, 刘杏, 王焱, et al.耳后沿Blaschko线分布的小汗腺螺旋腺瘤一例[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9(2).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