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日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携手抗艾,重在预防”。从第一个艾滋病日起,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遏制艾滋病的活动中。
2016年12月1日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携手抗艾,重在预防”。从第一个艾滋病日起,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遏制艾滋病的活动中。
艾滋病病毒感染属于一项全球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梁晓峰在2016年10月28日举行的中国-东盟疾病防控合作论坛上表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发现现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计57.7万人,经测算估计全国人群总感染率0.06%,即每1万人中有6人“染艾”,仍有32.1%感染者未被发现。
医护人员处在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最前沿,属于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高风险人群,常见的感染途径有注射、手术、实验室检测等。文献报道,经皮损伤接触HIV感染患者血液后的感染风险是0.32%,约等于每325次经皮暴露于HIV感染患者的血液就有一次感染。单次黏膜接触HIV感染患者血液后的感染风险估计为0.03%。其实不管是0.32%还是0.03% ,对于个体来说,要么是0,要么就是100%。
有数据显示,10-15%的AIDS患者诊断明确,而85-90%的HIV感染者并没有被诊断出来,这意味着大部分患者不知道自己感染了HIV,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是感染源。所以说,一个看上去和健康人没啥两样的人,也非常有可能是HIV感染者,同样具有传染性。
很多医疗机构每年或多或少都会检测到HIV阳性确诊患者,而就诊的患者中还有多少没有进行该项目检测?又有多少患者已经感染但因为窗口期等其他原因没有被检测到呢?又有多少感染者隐瞒了自己的病史呢?据丁香园的一项调查显示,88%的患者在初诊时隐瞒了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的病史,而这些患者和您有过接触吗?1什么是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这里的体液包括羊水、心包液、胸腔液、腹腔液、脑脊液、滑液、阴道分泌物等人体物质。
2如何预防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1)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记住:不仅仅是接触血源性病原体检测结果为阳性患者的血液、体液等物质时需要采取防护措施,而是所有患者!所有患者!!所有患者!!!
(2)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 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尽管双层手套不能防止锐器伤,但是可将里层手套被穿透的风险减少6倍。缝合针上的血经过单层手套可以减少锐器表面46%-86%的血液,两层手套后血量会减少95%,从而减少经皮损伤污染的病毒载量。
同时,请记住: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根据美国感染控制和流行病协会 (APIC)的调查,有很多关于手套质量的可变性报道:乙烯手套(薄膜手套)有4%一63%、橡胶手套有3%-52%的不可见渗透,另一方面是使用者可能在摘手套时无意中污染了手部。也就是说戴手套不能完全屏蔽病原微生物,不能充分地保护工作人员,也不能充分防止交叉感染,摘下手套后要立即洗手。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面部时,应当佩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值得注意的是:多份文献表明,眼部受体液暴露比例可达25-51% ,而大部分液体暴露常常未被发现。仅部分体液喷溅被手术者察觉,约18%喷溅的发生有时需在显微镜下检查面罩才被发现。腹腔镜手术后的面罩上50%可检测到体液 ,其体液喷溅主要发生在手术结束取出Trocar并解除气腹时。普通眼镜所起的防护作用十分有限,假人模拟骨科手术喷溅发现,普通眼镜起到的防护作用与无防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因此,进行手术或者有可能喷溅到面部的其他操作时,一定要佩戴外科口罩、防护眼镜/防护面罩。
(3)手术或者其它操作中,怀疑或确认手套被刺破,应及时对手套进行擦洗,一旦确认手术安全容许,应尽快更换手套。外科手术延长时,即使没有怀疑或确认手套被刺穿,手术人员及助理也应该定期更换手套。
(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在手术缝合时使用工具而不是用手指来牵引或握持组织。传递器械时应建立“中立区”,提倡 “免用手”技术,而不是用手直接传递。推广缝合器、组织粘合剂替代缝合针以减少手术缝合时的职业暴露。装卸载刀片时使用持针器,而不是徒手。
(6)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回套针帽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动作,Gershon等的研究显示,回套针帽与锐器伤的发生率显著相关(OR=1.78,P=.016,95% CI:1.11-2.86)。因为在回套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发生针头错过或刺穿针帽扎到手,以及衔接不紧的针帽从持针的手滑落等情况。而且该操作所涉及到的器具多为污染的一次性注射器,其中空芯带血的注射针头具有较大的血源性疾病传播的危险性。 禁止徒手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禁止将针头随意放置在床边、治疗车顶部等,禁止将没有分离针头的注射器丢入感染性医废之中,医疗废物满3/4时一定要正确封口。
(7)提倡使用真空抽血系统,抽血时应佩戴手套。
(8)如果已知患者是HIV阳性患者,进行各项诊疗活动应从容不迫,避免因为慌张造成意外伤害。
3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如何进行局部处理?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温馨提示
在进行局部紧急处理后,医院应当在2小时内向辖区内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处置机构报告,并提供相关材料,配合处置工作,包括暴露级别和程度的评估。
根据评估,如需预防用药,应当尽早开始,最好在2小时7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5随访时间和内容?
在暴露后的24小时内及之后的第4、8、12周和第6个月抽血复查。如服用药物,应对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对于暴露者存在基础疾患或免疫功能低下,产生抗体延迟等特殊情况的,随访期可延长至1年。
携手抗艾,重在预防!预防艾滋病,防护不容忽视!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