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新型双层骨引导再生壳聚糖膜修复大鼠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俊岭 整理 来源: 日期:2015-12-07
导读

  近期,潍坊医学院 医学院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通过比较新型双层壳聚糖膜和Bio-Gide膜对大鼠颅骨缺损的修复效果,评估其作为引导骨再生膜的可行性。研究指出,新型双层壳聚糖的体外和体内生物学性能符合GBR技术的要求,具有作为GBR膜的潜力。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02期《中国 颌面外科杂志》上。   双层壳聚糖膜与MC3T3-E1细胞共培养,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electr

  近期,潍坊医学院 医学院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通过比较新型双层壳聚糖膜和Bio-Gide膜对大鼠骨缺损的修复效果,评估其作为引导骨再生膜的可行性。研究指出,新型双层壳聚糖的体外和体内生物学性能符合GBR技术的要求,具有作为GBR膜的潜力。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02期《中国 颌面外科杂志》上。

  双层壳聚糖膜与MC3T3-E1细胞共培养,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细胞对膜的黏附效果;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在3、7和10 d检测膜的细胞毒性;选择18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A、B、C组,在其颅骨中线两侧制作5 mm的极量骨缺损,左侧为实验侧,覆盖双层壳聚糖膜,右侧为对照侧覆盖Bio-Gide膜,分别于术后第2、4及8周时处死各组大鼠,通过大体观察、微计算机体层扫描技术(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及组织学方法,评价2种膜修复骨缺损的效果。采用SPSS20.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通过MC3T3-E1细胞在双层壳聚糖膜上培养2 d后的扫描电镜照片,观察到细胞较好地粘附于多孔层上。第3、7及10天时,实验组细胞相对增殖率分别为114.49%、107.17%和98.73%,细胞毒性级别为0或1级,表明膜的细胞毒性轻微。2周时,Bio-Gide膜组的骨形成量(BV)和骨体积分数(BVF、BV/TV)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但在第4和8周时,2组的BV和BVF无显著差异(P>0.05)。

   相关链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zgkqhmwkzz.aspx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