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有十大症状,你中招了吗?
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可分为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焦虑发作(惊恐障碍)两种形式。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症状(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
焦虑症是目前很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很多朋友可能都多多少少的出现过焦虑症的问题,焦虑症这种疾病不好预防,所以大家应该了解焦虑症的症状,一旦发现异常问题及时就医。那么焦虑症有什么症状呢?患上焦虑症该怎么治疗呢?接下来将一一为大家介绍,供大家参考。
焦虑症的10大症状
1、反复倾诉
有些人遭遇一点小事就向身边每个人反复倾诉,就像“祥林嫂”一样,可能是焦虑的迹象。
2、肌肉紧张
双手握拳、背部僵硬、紧捏下巴,焦虑的人往往整个身体肌肉都是僵硬的。可通过定期运动来减压。
3、非理性的恐惧
恐惧症是焦虑症的一种。有些人长期心怀恐惧,却没有具体的害怕对象,就可能是焦虑症在作怪了。
4、惊恐发作
表现为突如其来的恐惧感和无助感,常持续几分钟,伴随呼吸困难、手脚麻木、大汗淋漓、头晕乏力等。
5、睡眠质量下降
难以入睡或睡不安稳往往与焦虑有关。许多焦虑患者睡前对一些事情胡思乱想,就像大脑“堵车”,甚至醒来后也难以平静。
6、重温伤害
一项研究表明,社交焦虑症患者往往存在与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类似的重温伤害现象,比如脑海中反复重现以往被人嘲笑的画面。
7、过度担心
广泛性焦虑症的特点就是思虑过多。若一周担忧超过4天,持续半年,并且恶劣情绪让人痛苦,并影响生活和工作,就可能是焦虑症了。
8、慢性消化不良
胃肠道对心理压力非常敏感,因此,焦虑常会通过躯体症状表现出来。最为常见的是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为胃部绞痛、腹胀、便秘或腹泻。
9、怯场
有些人对社交存在强烈的恐惧感,甚至花大量时间来思虑即将到来的社交活动;在社交场合极不舒服,也不知道如何调节。这些症状让他们难以维持社会关系,工作或学业受挫。
10、自我怀疑
有些人会围绕某一个问题反复质疑自己,比如“我爱我的丈夫吗”、“我是有能力的人吗”等。这些质疑往往不是一句两句话能回答的,也不是绝对的,但他们非要得出一个确切答案,弄得自己很累。
“焦虑”竟然对健康有如此大的危害!丝毫不逊于“抑郁”!
最近在MedSci医学公式栏目中,我们发布了国际标准的“抑郁自我评定量表”(点击测试),但有网友反映,虽然我的抑郁症测试结果是正常的,但总感觉压力大,心情和精神状态都很不好,我到底是怎么了?
显然,除了抑郁之外,还有许多精神状态和情绪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而在高强度和高压力的生活环境下,往往会出现另一种精神状态——焦虑。
另外,焦虑症经常与抑郁症合并存在,临床统计,80%以上抑郁症患者有焦虑症状。
啥是焦虑症?它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症状(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
研究表明,蓝斑-去甲肾上腺素系统是急性压力引起焦虑的重要介导因素。(文章详见——Neuron: 压力是如何引起焦虑的)
一般情况下,焦虑情绪是一个人在面临不能控制的事件或情景时的一般反应,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当焦虑的严重程度与客观事实或处境明显不符,或持续时间过长,则需要考虑病理性焦虑了。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鉴别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焦虑症患者常处于心烦意乱、惊恐紧张,怕有祸事降临的恐慌预感之中,并伴有头晕、多汗、潮热、震颤、手脚麻木、胃肠道不适等症状。焦虑和恐惧不同,焦虑所感到的威胁和危险都是不现实或不十分明确的。
最新研究发现下列这几类人患焦虑症的风险高于正常人:
【1】“工作狂”易出现焦虑症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与具有较好的工作、生活平衡能力的人群相比,工作狂可能容易产生精神健康障碍。
研究人员对近16,500名成年工作者进行了调研,他们的平均年龄是37岁。约6,000名男性,近10,500人是女性。
研究结果显示,三分之一的工作狂表现出多动症,非工作狂的多动症比例则为13%。工作狂中,26%的人群表现出强迫症迹象;对于那些能够较好地平衡生活与工作的人群来说,9%的人表现出强迫症迹象。
此外,与那些能够较好地平衡生活与工作的人群相比,工作狂的焦虑症风险是前者的近三倍,分别为12%和34%。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发现,工作狂的抑郁症风险也是正常工作者的三倍,工作狂和正常组的患病概率分别为9%和3%。
研究结果显示,三分之一的工作狂表现出多动症,非工作狂的多动症比例则为13%。工作狂中,26%的人群表现出强迫症迹象;对于那些能够较好地平衡生活与工作的人群来说,9%的人表现出强迫症迹象。
此外,与那些能够较好地平衡生活与工作的人群相比,工作狂的焦虑症风险是前者的近三倍,分别为12%和34%。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发现,工作狂的抑郁症风险也是正常工作者的三倍,工作狂和正常组的患病概率分别为9%和3%。(文章详见——PLoS One:“工作狂”容易出现强迫症、焦虑症?)
【2】久坐易致焦虑
最近一项研究发现,类似长时间久坐这样低能量消耗的活动与焦虑风险增加具有相关性,除了久坐之外还包括看电视,在电脑前工作以及打电动游戏,这些统称为久坐行为(sedentary behavior),进一步理解这些行为如何影响焦虑的发生对于开发治疗相关精神疾病的方法策略有重要意义。
研究人员对9项研究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于久坐行为与焦虑之间的关系格外注意。结果发现9项研究结果中有5项研究证明久坐行为的增加与焦虑发生风险增加存在相关性,有4项研究发现总的就坐时间与焦虑发生风险增加存在相关性。关于荧幕时间(看电视和看电脑的时间)与焦虑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证据并不够确凿,但仍有一项研究发现,与每天看荧幕少于2个小时的学生比,每天在荧幕前就坐时间超过2个小时的高中生中有36%更倾向于产生焦虑。
总得来说,这项研究表明久坐与焦虑的发生之间存在关联,而这种关联性可能与睡眠障碍,较差的身体状态有很大关系,因此应当减少久坐时间,或对降低焦虑的发生有一定帮助。(文章详见——BMC:学生白领请注意:久坐易致焦虑)
还有一类男性的焦虑风险也更高,不过他们简直就是“躺枪”...
【3】产前暴露双酚A会增加儿子的焦虑风险
研究者对241名居住在曼哈顿北部的女性进行了研究,从妊娠直到后代10-12岁。根据孕晚期尿液和儿童3岁和5岁时尿液检测双酚A含量。使用修订儿童焦虑量表评价(RCMAS)和儿童抑郁评定量表(CDRS)评估焦虑和抑郁。
对于男孩,产前暴露双酚A最高含量组与最低组相比,表现出更多的抑郁症状(P = .05)。产前暴露双酚A最高含量组男孩的平均CDRS得分为29.5。接近13.2%的最高浓度组男孩CDRS得分≥40分,而最低浓度组和中等浓度暴露组所占比例分别只有3%和2.6%。
对于男孩,产前暴露双酚A与RCMAS总分数(P = .04)和社会关系量表(P = .025)有关,但是对于女孩,没有发现类似的关联。
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后,产前暴露双酚A与男孩CDRS、RCMAS分数之间的关系仍存在。无论男女,产后暴露双酚A与CDRS、RCMAS分数之间不具有相关性。(文章详见——Environ Res:产前暴露双酚A会增加儿子焦虑和抑郁风险)
焦虑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又有啥危害?
【4】焦虑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搜索MEDLINE和EMBASE中包括有无焦虑受试者的队列研究,包括焦虑,担心,创伤后应激障碍、恐怖性焦虑、急性焦虑症的受试者。研究者研究焦虑与心血管死亡率,主要心血管事件(定义为心血管死亡,卒中,冠状动脉心脏疾病和心脏衰竭复合预后),卒中,冠状动脉心脏病,心脏衰竭和房颤。
研究者确定了46个队列研究,包含2017276例受试者和222253例焦虑患者。焦虑与心血管死亡率风险增高显著相关(RR 1.41,CI 1.13-1.76),冠心病(RR 1.41,CI 1.23 -1.61)、卒中(RR 1.71, CI 1.18-2.50)、心力衰竭(RR 1.35, CI 1.11 -1.64)。焦虑与主要心血管事件或房颤不相关,虽然CI范围较广。恐怖性焦虑比其他焦虑症与冠状动脉心脏疾病的发生风险较高更相关,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卒中风险增加相关。灵敏度分析结果是大致一致。
焦虑症与一系列不同的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升高相关,包括卒中,冠心病,心脏衰竭,心血管死亡。这些关联是否是因果关系尚不清楚。(文章详见——Am J Cardiol:荟萃分析显示焦虑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5】焦虑和皮肤病存在相关性
研究者对就诊皮肤科门诊的115名患者进行了研究,参与者平均年龄51.77岁,所有参与者完成了关于一般性焦虑、焦虑敏感性和社交焦虑症状的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精神皮肤病学条件下的患者与非精神皮肤病学条件下的患者相比,焦虑敏感性更高,社交焦虑症状更严重(P < .05)。校正年龄、性别后,焦虑敏感社会问题是区分皮肤病类别的唯一重要因素(OR = 1.09; 95% CI, 1.01-1.25)。(文章详见——ADAA 2016:研究表明焦虑和皮肤病存在相关性)
【6】焦虑症可增加老年痴呆症的发病风险
研究共纳入了1082对双胞胎,并无痴呆症患者。1984年开始此项研究,随访28年后进行评估。
结果发现基线时期的焦虑评分与随访期间研究对象出现痴呆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联。对于基线时期焦虑评分较高的研究对象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较无焦虑症状的研究对象高48%。
双生子分析显示,异卵双胞胎之间焦虑症状和老年痴呆症的关联较同卵双胞胎之间更为密切。
该研究表明,这些症状可能是机体日后老年痴呆症发生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危险因素。此外,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是亚临床焦虑也是痴呆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表明,临床医生应关注老年人的焦虑症,而不仅仅是已确诊的焦虑症患者。(文章详见——Alzheimers Dement:警惕!焦虑症可增加老年痴呆症的发病风险)
【7】焦虑可影响呼吸道症状
研究纳入2270例来自于瑞典,冰岛和挪威的20-44岁的受试者(52%女性)。每位受试者均进行临床受访,包括呼吸道症状问答。进行肺活量测定和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抑郁和焦虑症状的评估采用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 HADS )。
研究显示,82%的受试者无抑郁或焦虑症状,11%的受试者焦虑,2.5%的受试者抑郁,4%的受试者抑郁和焦虑。所有的呼吸道症状,如气喘,呼吸困难和夜间症状,均较常见,尤其是抑郁和焦虑的受试者,即使调整混杂因素(ORs 1.33-1.94),统计学水平显著。HADS评分是静息时夜间症状和呼吸困难发作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而喘息时,支气管反应性是喘息和呼吸困难的最重要决定因素。呼吸道症状与HADS评分增加相关。
总之,呼吸道症状与心理状态间具有极强的相关性。(文章详见——Respir Med:抑郁和焦虑可影响呼吸道症状)
【8】焦虑会影响怀孕成功率
研究人员征集了 373 名年龄在 18 岁至 40 岁之间的美国女性,她们均不存在不育问题,且正在准备怀孕。在长达 1 年的跟踪研究中,研究人员定期测试这些女性唾液中的阿尔法淀粉酶(Alpha amylase)。这种酶是反映压力的生物标志物,其水平越高,说明人的压力越大。
结果显示,有 1/3 的女性阿尔法淀粉酶水平偏高,而这些女性比其他女性怀孕的几率平均要低 29%,并且她们在 1 年内仍不能怀孕的风险会增加两倍。
研究人员指出,因为没能按计划怀孕而产生的心理压力本身就是怀孕成功率降低的不良因素之一。(文章详见——Hum Reprod:想怀孕?别焦虑)
【9】焦虑可加速细胞衰老
研究数据来自于荷兰抑郁与焦虑研究所,当前焦虑障碍患者1283名,焦虑障碍缓解者459名,对照组582名。使用结构式精神病访谈及问卷的方法来判断参与者的DSM-IV焦虑及临床特征;使用定量PCR测定参与者的LTL,并转化为碱基对长度(bp)。
结果显示,在调整人口统计学、健康及生活方式混杂因素后,当前焦虑组(bp=5431)的LTL明显缩短与对照组(bp=5506,P=0.01)及缓解组(bp=5499,P=0.03)相比。然而,缓解组与对照组组LTL长度无明显差异(P=0.84),但缓解持续时间与LTL正相关。此外,在整个样本中,焦虑程度得分与LTL相关,符合剂量-反应关系。
结论,当前患焦虑障碍但没得缓解的患者的端粒长度LTL较短,表示存在细胞加速衰老过程,但此过程在缓解后可能会有部分可逆。(文章详见—— BJPsych:焦虑可加速细胞衰老)
哎哟,焦虑可真坏,那咱们要如何才能打倒焦虑这个敌人呢?
【9】运动!单次锻炼即可降低焦虑水平
研究者在PubMed、EBSCOHost、Medline、PsycINFO、ERIC及ScienceDirect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共36项RCT研究有效应量(ES)产生(Cohen d值),且符合纳入标准。
ES加权平均数较小(Hedge's g=0.16,标准误差(SE)=0.06),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对照组相比表明,一次性运动就可带来焦虑状况的改善。
总体ES具有不均一性,且为事后分析;同时使用随机及混合效应模型进行探索性分析,发现几个调节变量,其中包括:样本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基线活动水平、运动强度、形态及控制条件、随机化、总体研究质量、焦虑评估(P<0.05)。
来自高质量研究的积累证据表明一次的急性运动可使焦虑状态小幅降低。(文章详见——生命在于运动:单次锻炼即可降低焦虑水平)
【10】针灸有利于减轻焦虑
研究者称,电针刺足三里(作用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的钝性刺激会影响机体的慢性疼痛体验、免疫系统、情绪和情感等因素),可以影响HPA轴进而减少相关激素的分泌,一些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的作用机制也是如此。
对于因感冒引起慢性疼痛的小鼠,采用针灸治疗可以抑制HPA激素分泌,进而减轻小鼠疼痛,且这种作用效果是持久的。
试验分为四组进行:一组小鼠采用针灸方式(经电针以保证电刺激均匀分配);一组小鼠采用假针灸的方式(电刺激不在穴位);安慰剂组不给予任何针灸治疗;对照组既无压力源也无针灸治疗。研究人员采用两种试验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小鼠接受规律的针灸治疗,而另一种方式是在小鼠存在压力源时进行针灸治疗。目的是探究哪种针灸方式在临床更常用。
试验证明,小鼠接受慢性冷刺激数分钟后针刺足三里同压力源出现前预防性针刺足三里穴一样有效,都可减少应激激素的升高。且该试验采用一种药物作用于HPA轴以减少激素的分泌,事实证明,该药物具有同针灸相同的效果,这也间接证明了针灸的作用十分有效。(文章详见——Endocrinology:针灸有利于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11】术前使用iPad可分散并降低儿童的焦虑
研究中对照组的54名儿童使用咪达唑仑,口服或直肠给药;iPad组的58名儿童麻醉前20分钟用iPad玩年龄相当的游戏。结果发现,两组儿童的焦虑控制效果一样。虽然该小组还没有发表关于其研究结果的全文,但是研究人员已将其详细结果在线发布。
研究已证实移动互动工具可有效减少孩子在手术室中与父母分离的焦虑。两名独立的心理学家在不同时间评估儿童和其父母的焦虑水平:到达医院时,父母与孩子分离时,诱导麻醉(儿童),药物管理后在护理间,以及最后一次剂量后30分钟或到达护理间后45分钟。
此外,在使用麻醉剂时,iPad组的效果更好。在评价麻醉质量时,家长和护士都认为iPad组评分更高。该研究领导者Dominique Chassard,来自拉瓦尔里昂医院,总结道,“在儿科手术中,使用iPad或其他平板设备是一种无任何镇静作用但能有效减轻围手术期应激的非药物的工具。”(文章详见——术前使用iPad可分散并降低儿童的焦虑)
为何女性更容易焦虑?
导语:我们在压力面前的紧张感,受到大脑复杂回路的控制。现在Rockefeller大学的科学家们鉴定了其中的一个关键分子,这个分子负责减轻焦虑。有趣的是,它似乎只在雄性小鼠中起作用,对雌性小鼠的焦虑没什么影响。相关论文发表在Cell杂志上。
我们在压力面前的紧张感,受到大脑复杂回路的控制。现在Rockefeller大学的科学家们鉴定了其中的一个关键分子,这个分子负责减轻焦虑。有趣的是,它似乎只在雄性小鼠中起作用,对雌性小鼠的焦虑没什么影响。相关论文发表在Cell杂志上。
“这里涉及的细胞在雄性和雌性大脑都一样,”这项研究的领导者Nathaniel Heintz说。“同种刺激激活的同类细胞居然在两性之间产生了不同的效果,这是非常罕见的。”他和同事在研究中展示,蛋白CRHBP(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binding protein)通过抑制一种压力诱导技术减轻雄性小鼠的焦虑感。
人们常说: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的确,男性和女性在许多方面差异很大,比如社交行为、情绪性行为以及与这些行为有关的疾病。举例来说,自闭症在男性中比较多见,而焦虑相关疾病在女性中更为普遍。
Heintz实验室之前的工作为此提供了一种解释。他们发现了一类被催产素激活的神经元。催产素可以说是“爱的荷尔蒙”,它让情侣陷入爱河,形成母婴之间的纽带,帮助团队彼此协作。他们发现,在雌性小鼠中催产素更迅速的激发这些神经元,促进相应的社会行为,但对雄性小鼠的社会行为似乎没什么影响。
现在研究人员通过光遗传学技术,对雄性小鼠的上述神经元进行了研究。在行为测试中“如果小鼠感到焦虑,它们就不会离开保护区,”Heintz说。“我们发现,刺激雄性小鼠的这些神经元,它们会更频繁地离开保护区,这意味着它们的焦虑感比较弱。但在雌性小鼠中,激活这些神经元对焦虑感没什么影响。”
研究表明,催产素激活这些神经元的时候,影响了雄性小鼠和雌性小鼠的不同行为:雄性小鼠焦虑感减轻,而雌性小鼠的社会行为得到增强。随后他们用TRAP技术分析了催产素敏感性神经元生产的蛋白。他们看到,CRHBP是这些细胞中产量最大的一种蛋白。“我们在这些神经元中揭示了一个信号传导通路,”Heintz说。“CRHBP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结合,阻止这种压力激素继续增大压力。”
那么,CRHBP为何只能缓解雄性小鼠的焦虑感呢?这项研究显示,雌性小鼠初始的压力激素水平要比雄性小鼠高得多。Heintz指出,CRHBP降低激素水平的效果可能还不足以影响雌性小鼠。而在雄性小鼠中,CRHBP的效果可以有效影响其行为,减轻压力和焦虑感。
原始出处:
Li K1, Nakajima M1, Ibañez-Tallon I1, Heintz N2.A Cortical Circuit for Sexually Dimorphic Oxytocin-Dependent Anxiety Behaviors.Cell. 2016 Sep 22
父母罹患抑郁焦虑,哪些子女容易重蹈覆辙?
众所周知,抑郁焦虑家族史是罹患上述疾病的高危因素;然而,这一危险因素的具体幅度尚不十分明确。例如,父母中仅有一方罹患抑郁焦虑,与双方均存在此类问题,子女的患病风险有何差异,仍需进一步澄清。针对抑郁焦虑个体的子女,我们需要确定“高危中的高危”个体,以实现更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为明确这一问题,针对较大样本的长期随访具有重要意义。
而非单纯存在抑郁焦虑表现
2000-2002年间,荷兰格罗宁根大学Petra J. Havinga等招募了366名焦虑抑郁父母的523名子女(13-25岁),并进行了为期10年的随访。这些父母均因抑郁和/或焦虑障碍接受专科治疗,320人罹患经由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CIDI)确诊的抑郁障碍(其中56.9%共病焦虑障碍),207人罹患焦虑障碍(其中87.9%共病抑郁障碍),。研究者在基线及4、6、8、10年时对这些父母的子女进行了精神科评估,并绘制了Kaplan-Meier生存曲线。
本项研究于11月22日在线发表于J Clin Psychiatry(影响因子 5.408)。
主要结果
#FormatImgID_0#
性别对罹患焦虑抑郁风险的影响(Havinga PJ, et al. 2016)
▲ 20岁及35岁时,这些患者子女的抑郁和/或焦虑累积发病率分别为38%和64.7%。
具体来看,患病子女中,29.3%仅罹患心境障碍,18.1%仅罹患焦虑障碍,52.6%为抑郁和焦虑共病;共病人群中,24.8%的原发病为焦虑障碍(焦虑障碍先于抑郁障碍2年以上出现),31.0%的原发病为心境障碍,44.2%为两年内先后罹患两类疾病。
▲ 子女罹患抑郁和/或焦虑的高危因素包括:
1. 父母患病时年龄较轻(定义为父母至少一方在20岁之前患病,HR = 1.33; 95% CI, 1.00–1.77)
2. 父母双方患病(HR = 1.58; 95% CI, 1.10–2.27)
3. 女性(HR = 2.34; 95% CI, 1.74–3.15)
▲ 家庭功能均衡(Balanced family functioning)是子女免于患病的保护因素(HR = 0.73; 95% CI, 0.56–0.96)。
家庭功能对子女罹患焦虑抑郁风险的影响(Havinga PJ, et al. 2016)
研究中,家庭功能经由受试后代在基线时的家庭维度量表(FDS)凝聚力及适应性量表得分评定。FDS基于家庭适应性及凝聚力评估量表(FACES)制定,适应性分为4个等级,分别为僵硬、结构化、灵活及混乱;凝聚力同样分为4个级别,分别为脱节、分开、连结及纠缠。家庭功能均衡的定义为:两个维度均处于中间的两个等级(结构化和灵活;分开和连结),其他情况则被视为不均衡。
讨论
考虑到抑郁焦虑的高患病率,相当一部分儿童“被迫”生长在父母焦虑抑郁的家庭中。本项研究显示,若父母罹患符合疾病分类学诊断标准,并需要专科治疗的抑郁焦虑,约三分之二的个体会在35岁时同样罹患此类疾病。其中,父母疾病早发、父母双双患病及女性是高危中的高危群体,风险在此基础上升高30%以上,而家庭功能均衡,即拥有良好的凝聚力和适应性,则有助于这些子女免于患病。
然而,本项研究的临床意义远不仅仅在于一些数字。对于临床而言,识别高危个体有助于开展患者宣教和早期干预;从研究角度出发,未来人们需要探讨的课题还有很多。例如,为什么有些个体能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拥有多个高危因素,缺乏保护因素)免于患病,而另一些父母病情相对较轻的个体却未能幸免。更精准地了解这些内容或有助于我们设法提高这些高危人群的心理韧性,进而改善总体转归。
文献索引:Havinga PJ, et al. Doomed for Disorder? High Incidence of Mood and Anxiety Disorders in Offspring of Depressed and Anxious Patient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J Clin Psychiatry. 2016 Nov 22. doi: 10.4088/JCP.15m09936. [Epub ahead of print]
全面二孩”之心理学 :焦虑,比生孩子更痛苦
医学上疼痛分为12级,分娩是最痛的那一级。然而,经历过分娩之痛的王琴(化名)却觉得,生二孩随之而来的心理压力,比生孩子更痛苦。在经过数百个日夜的纠结和思虑之后,2016年12月25日, 33岁的王琴下定了决心:再要一个宝宝。
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做出的决定:二孩出生后谁带?家庭经济能否支撑?大孩能否与二孩“和平相处”……种种问题让王琴纠结再三,甚至因此患上心理疾病。
全面二孩时代,二孩是越来越多家庭的选择,而由此带来的家庭和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引人关注。
焦虑
纠结生不生二胎 她患上心理疾病
2016年12月25日11时30分,33岁的王琴走出医院的大门,刚刚做完产检的她长吁了一口气。终于可以做出决定:生下这个二孩。
“单独二孩”、“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二孩一度成为王琴和丈夫林军(化名)日常交谈的关键词,夫妇俩曾为此纠结了一两年。一边是自己和家人对二孩的渴望,一边是生育二孩后谁来带、家庭经济承受能力、自己职业规划等种种担忧。
每次看着别人家的二宝,王琴都十分羡慕,脸上会不由自主的荡漾起笑容。王琴的大宝是个儿子,今年5岁半,虽然有点调皮,但也十分机灵。“我丈夫和我都希望再生个女儿。”王琴说,女儿要乖点,如果儿女双全,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作为独生子女的王琴夫妇,渴望生二孩还有一个考虑:“独生子女太孤单了,让儿子长大后有个亲情支撑。”她的丈夫也认为,等哪天他们老了,不在了,儿子除了自己的爱人,还有一个血脉相连的亲人,遇事至少不会有那种孤立无援的感觉。
然而,生二孩的现实困境,也摆在眼前。首先的问题是,二孩生下来谁带?大孩出生时,由家中老人在带,这成为王琴的一个遗憾:“生活方式差别太大了,教育娃娃的理念也完全不同。如果再生一个娃娃,我不想再用隔代教育的方式。”
其次,生二孩后,家中经济还能支撑吗?王琴生活在一个小城市,她在公司上班,林军做点生意,家庭年收入30多万元,平均月收入3万元左右,有一套房一辆车,每年寒暑假都会带儿子出去旅游。“现在养一个儿子,基本可以‘富养’。”林军担心的是,如果再生一个孩子的话,就只能给孩子提供基础的东西了。
林军扳着指头算了算,从准备生二孩到孩子长大共要经历出生之前、新生儿阶段、幼儿阶段、小学、中学、大学阶段等,按照目前市场行情标准,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最少需要50万元。如果生活在大城市,这个数字要翻番。
更让王琴感到纠结的,是来自职场的压力。目前,王琴在公司是中层干部,领导对她非常赏识,也屡屡被委以重任。如果她真的决定要二孩,再把怀孕、生产、产假、哺乳的“流程”走一遍,也许等休产假回来,连现有的职位也会不保了。
在2015年和2016年的两年里,王琴和林军因为生不生二孩的问题,讨论过不下数十遍。2016年下半年,王琴意外怀孕了,“生不生”的问题暂时被搁置,但她却依然处于“二孩焦虑”中,她常常出现多梦、失眠等状况,甚至开始莫名担心二孩会不会健康。
抑郁
压力太大,她甚至尝试“蹦跳流产”
其实,王琴这样的焦虑并非个案。资深义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益姣去年在湖南长沙开通了首条孕产妇抑郁症咨询帮扶公益热线,热线开通一年来,已接受10余例患抑郁症的孕产妇咨询求助。刘益姣说,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高龄妈妈越来越多,孕产妇抑郁症也随之高发。
罗群(化名)年轻时先后怀过多个孩子,最后只顺利生下一个女儿,常感慨做妈妈不易。今年女儿6岁了,赶上“全面二孩”政策,公婆又催她怀二胎,并以要让儿子和她离婚为要挟,逼她再生个儿子。在医院调理治疗半年后,36岁的她终于怀上二胎。
“能不能生男孩?这几乎成了我人生遇到的最大的坎。”公婆的态度,让在家里保胎的罗群比没有怀孕时更加忧心不已。重重心理负担之下,她一度想放弃这个孩子。她恍惚之下参考之前几次流产经验,尝试反复蹦跳等高危动作,直到出现流产先兆。家人发觉后,将罗群送进医院保胎,并了解到她行为的偏激,请来在社区做心理辅导义工的刘益姣,对她进行心理治疗和帮扶。
刘益姣评估发现,公婆、丈夫对二孩性别的要求,提出离婚要挟对家庭关系的影响,原有子女对新生命的接纳程度,都是二胎准妈妈们患抑郁症的由头。经过长时间跟踪治疗后,罗群家老人对孩子性别的要求不再强烈。最终罗群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全家皆大欢喜。
成都壹心公益发展中心心理专家、心理督导师张小琼介绍,由于女性怀孕时身体激素的变化,以及高龄生育的风险,导致高龄孕妇更容易焦虑,从而患上忧郁症。
小调查
37名小学生
去年10月,吴萍在大女儿4岁时,又生下一个小女儿。虽然老大老二之间的矛盾并不突出,但35岁的吴萍(化名)已经明显感觉到,老大的情绪变化。
吴萍承认,在生下老二后,确实对老大有所忽略了。前不久,吴萍抱着1岁多的小女儿看电视,大女儿忽然说了一句话:“不公平。”当时吴萍都没在意,晚上睡觉时,她反复思考着大女儿说的这三个字,难以入眠。
生活中,吴萍没少抱怨姐姐不够“懂事”——她不谦让着妹妹、经常和妹妹起摩擦。有几次,吴萍甚至不问青红皂白,对大女儿动了手。幼儿园老师告诉吴萍,大女儿比以前更沉默寡言了,希望跟孩子多沟通。
如果爸妈生二孩,老大啥感受?乐山市阳光实验学校的语文老师禇延萍曾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要求每位同学以书信形式作答(上图)。据统计,全班37名同学中,有17人不同意爸妈生二孩,认为“会把钱多用在弟弟妹妹身上”“怕弟弟妹妹分享父母对自己的爱”等。
对于这些问题,乐山的陈珏在生二孩之前就未雨绸缪,让大宝参与到迎接二宝的各种准备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明白,即使弟弟、妹妹出生,也不会影响到父母对自己的那份爱,而且在遇到挫折时,兄弟姐妹之间可以相互帮助。
现在陈珏的大宝5岁半,二宝1岁9个月,兄妹之间还是经常发生摩擦。“这是正常的,每个二孩家庭都不可避免。”陈珏认为,应该多和孩子沟通交流,打消大宝心中的顾虑,也可以考虑为大宝创造更多照顾亲近二宝的机会,增进俩孩的感情,教会大宝懂得爱。
透视眼
70%家庭担心二孩影响夫妻关系
二孩不应成为夫妻感情“羁绊”
“全面二孩”政策后,围绕着二孩的产前产后,以及由此引发的家庭和心理问题,正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广东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二孩妈妈必修课》节目调查显示,70%的二孩家庭将“良好的夫妻关系”列为要二孩最重要的因素,并且数据也显示,在已经生育二孩的家庭中,最突出的家庭矛盾是夫妻关系的紧张,而不是常见的婆媳矛盾、大宝与二宝之间的矛盾。
对于生不生二孩的纠结,广州市青年文化宫婚恋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展鸿认为,是否生二孩,可以像处理婚姻问题一样,采取“最小遗憾法”。胡展鸿表示,如果夫妻双方生育意愿很强烈,认为如果不生将是人生的遗憾,同时,身体状况又符合要求,当然应该鼓励生;但如果觉得因为生二孩而放弃事业机会是人生的遗憾,或者认为无法提供给孩子最好的条件是遗憾,那就选择不生。
对于准备生二孩的家庭,澳门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林紫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邵鄒颖建议,首先需要评估夫妻关系是否融洽。如果夫妻关系比较紧张,经常有分歧和矛盾,在这种状态妥善处理之前不建议生二孩。多一个孩子,容易激化矛盾,给家庭生活带来混乱,对于孩子和家庭都不好。她说,之所以将夫妻关系排在第一位,是因为对于孩子而言,爸爸妈妈相亲相爱是最重要的,就像种子需要肥沃的土壤与和风细雨的环境。
在成都壹心公益发展中心心理专家、心理督导师张小琼的咨询案例中,也曾有因妻子生完二孩后,夫妻关系紧张丈夫出轨的案例。
胡展鸿认为,婚姻需要彼此用心经营,二孩不应成为夫妻感情的“羁绊”。有些家庭夫妻关系紧张,并不一定是生二孩引起的,也可能是夫妻感情本身出现了问题,“二孩”让问题更突出,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其实,这需要夫妻双方互相体谅和包容。”胡展鸿认为,丈夫要理解妻子的不易,当对婚姻产生厌倦时,丈夫不妨试着去改变你们的相处模式,多分担一些妻子的压力,而妻子也要学着去改变,提升自己的外在和内在,让丈夫看到你的自信和魅力。
一项焦虑障碍基础研究对治疗方式的启示
从神经解剖学角度解读恐惧时,人们长期关注以杏仁核为中心的“恐惧回路”。人类的情绪受大脑回路控制,该回路由前额皮层、杏仁核、海马、前扣带回等脑区组成;它们负责整合加工情绪信息,产生情绪体验和行为。这个回路经常被用来理解焦虑障碍患者为何会有“过分的恐惧和不成比例的担忧”。
例如,个体面对恐惧时的主观体验,以及面对恐惧或威胁时的行为和生理反应(如“战斗或逃跑”,交感神经唤起产生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加速等)均可被视为恐惧回路的作用。
然而,研究焦虑治疗方法时,动物实验模型可成功地复制出焦虑障碍人类患者受到威胁时的生理反应,但并不能充分捕捉到人类对于恐惧和焦虑的内心感受,即“得其形而未得其神”。
“双系统”恐惧模型
日前,《美国精神病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提出新的概念性框架,即“双系统”神经学模型,取代了单一恐惧回路模型。双系统框架既可以解释人类在面临威胁或恐惧时的生理反应(冻结反应、心跳加速、手心出汗),还可解释另一个不同但相关的回路:该回路控制人类对恐惧或焦虑的主观感受,迫使患者主动寻求治疗。
研究由Joseph LeDoux博士及Daniel Pine博士合作开展。作者指出,个体面对即将到来的威胁时所出现的生理和行为反应,包括“战斗或逃跑”,是由皮层下集中于杏仁核上的神经网络管理;通常,这种应激反应是无意识的。
然而,他们认为针对恐惧的主观体验是由高阶大脑皮质网络管理,这也可以解释个体对焦虑情绪的认知过程控制,如注意、信息加工和工作记忆。换言之,面临恐惧时的行为和生理反应与主观情绪体验是由大脑不同的系统所管理,焦虑的主观体验更多受到个体意识和认知的参与,而焦虑的生理与行为反应更多是非自主、无意识的。
1. 恐惧单一回路模型
2. 双系统模型
传统的恐惧回路模型假定其枢纽位于皮层下回路的杏仁核,而双系统模型则提出,高阶皮质回路所涉及的记忆和注意负责恐惧和焦虑的主观感受。
若LeDoux和Pine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对于抗焦虑药物研发则将具有重要意义:若动物模型建立在单一的恐惧回路模型基础上,那么基于这些模型所研发出的抗焦虑药或许可以改善焦虑的生理及行为效应,但不能充分“照顾”到人们面对恐惧和焦虑时的主观感受。
各方观点
LeDoux称,传统观点认为,类似于恐惧的情绪来自动物大脑恐惧回路的激活;按此逻辑,用于减少动物的恐惧、焦虑行为和生理反应的方法,如使动物减少胆小行为的药物,也可减少人类的恐惧和焦虑。然而对于人类而言,治疗焦虑的药物并不总是有效,尤其是个体主观感受的焦虑情绪。考虑到负责情绪、意识感受的大脑回路可能不同于掌管行为和生理反应的大脑回路,具体治疗手段可能不尽相同。
焦虑的行为及生理症状可使用药物或特定心理治疗手段(如认知行为治疗)治疗,但针对焦虑恐惧的主观体验则可能须针对感觉自身加以解决。
加州大学精神病学系Murray Stein博士指出,本项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可能引导相关领域人员重新考虑焦虑和恐惧的实质。LeDoux和Pine认为,我们可能在动物模型的误导下“跑偏”了,因为我们在动物身上构建的并不是我们所希望在人类身上测量、评估和治疗的那种焦虑或恐惧。
不过在LeDoux看来,动物研究并非没有价值,因为焦虑的行为/生理学症状及主观体验都需要研究和治疗,只是可能需要不同的方法。前者可通过药物及认知行为治疗加以改善,但心理治疗可能对焦虑主观体验的改善意义更大。如果我们知道如何使用动物模型,那么动物研究还是很重要和有用的。我们对大脑的理解仅限于对我们知道的生理过程的理解;如果我们误读了恐惧和焦虑的实质,针对治疗手段的研究失败并不奇怪。
目前,药物和心理治疗在焦虑的临床治疗中均占有一席之地;总体而言,两者针对焦虑患者的总体疗效相仿,均为焦虑一线治疗手段。指南建议,对于大部分焦虑恐惧障碍,当患者并未从CBT中获益或应答欠佳时,可以试用药物治疗;与之类似,对药物治疗应答欠佳的患者也可试用CBT。然而,目前尚无证据支持常规联用心理及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1. LeDoux JE, Pine DS. Using Neuroscience to Help Understand Fear and Anxiety: A Two-System Framework. Am J Psychiatry. 2016 Nov 1;173(11):1083-1093.
2.Canadia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nxiety, posttraumatic stress and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s. BMC Psychiatry. 2014 Jul 2;14(Suppl 1):S1.
评论
copyright©中国医学论坛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1486号
京卫网审[2013]第0193号(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