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的感觉,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如何镇痛,民间更是不乏一套套的偏方和秘制。就在今年10月11日世界镇痛日前夕,在麻醉、疼痛、骨科、神内等多学科权威专家的联合倡议下,“绿色镇痛”成为了时下最科学的镇痛新主张。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教授
疼痛的感觉,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如何镇痛,民间更是不乏一套套的偏方和秘制。就在今年10月11日世界镇痛日前夕,在麻醉、疼痛、骨科、神内等多学科权威专家的联合倡议下,“绿色镇痛”成为了时下最科学的镇痛新主张。
“绿色镇痛”观念认为,疼痛是可以被管理的。对于急性疼痛、慢性疼痛、神经痛、术后疼痛等各种类型的疼痛,都需要通过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镇痛方法,来争取效果好、副作用小、无成瘾性、综合利益高、舒适的镇痛效果。
绿色镇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让专家教你如何实施“绿色镇痛”。
“绿色镇痛”第一步:发现痛,正确面对你的疼痛
常言道:疼痛不是病,忍忍就过去
事实是:疼痛在各类人群中普遍存在。由《健康报》发起、39健康网为平台进行的国内首次疼痛认知调研显示,3310个被调研对象中,98%以上有过疼痛难忍的经历,84%经历过令人无法入睡的疼痛。2001年亚太疼痛论坛上提出 “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重视。疼痛需要及时治疗,如果不在初始阶段对疼痛进行有效控制,持续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理性重构,急性疼痛发展为难以控制的慢性疼痛,不仅成为患者的一种痛苦感觉体验,还将导致机体各系统功能失调、免疫力低下,进而诱发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专科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协和医院风湿科主任张奉春教授:
面对疼痛,忍耐是最不明智的选择。很多时候仅仅是一个疼痛,就可能导致小病变大病。无论哪一种疼痛,我们都要引起高度重视,通过专业正规的就医渠道进行诊断,并获得及时和有针对性的治疗。
“绿色镇痛”第二步:认识痛,分清是骨骼肌肉痛还是神经痛
常言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事实是:疼痛只是疾病的表象,究其根本,疼痛可能来自不同的病因。例如:常见的创伤、扭伤、肩颈腰背痛、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疼痛感觉来自骨骼肌肉里的炎症反应,另一个疼痛类别神经痛则是由神经系统原发性损害和功能障碍所激发或引起的疼痛。调查发现,公众对于疼痛的发病机理、疼痛种类等观念认知程度非常低,82%以上调研对象不知道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的区别;约73%以上调研对象不知道急性疼痛会转变为慢性疼痛;约85%的受访者不知道什么是神经痛。这就导致了不少疼痛患者在选择镇痛方法时比较盲目,结果有可能适得其反。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教授:
疼痛也必须对症下药,分清楚疼痛感觉是来自骨骼肌肉痛或者神经病理性疼痛。骨骼肌肉疼痛比较常见,大家一般也比较容易分辨。相比之下,神经病理性疼痛是常常被忽视的一类疼痛,其针刺样、电击样、撕裂样、刀割样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神经病理性疼痛不仅表现为疼痛,还存在许多隐性的症状,如麻木感,像蚂蚁或虫子爬过的感觉等。建议患者在出现隐匿症状的时候,就应该及时的到疼痛科、神经内科向专科医生求助,使用以乐瑞卡为代表的专门针对神经痛的药物,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绿色镇痛”第三步:解决痛,用科学和安全的方式管理疼痛
常言道: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止住痛再说
事实是:不少人在发生疼痛时随便买点止痛药,殊不知这已经为身体埋下了安全隐患。胃肠道风险就是这其中最常见也最危险的一块。最新发布的中国关节炎患者胃肠道高危因素调研结果显示,接近九成的关节炎患者乃至疼痛人群具有一定程度的胃肠道风险。如果任意使用止痛药,尤其是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NSAIDs),对于胃肠道本身就非常脆弱的患者来说,不啻雪上加霜,引发消化道溃疡、出血、穿孔或梗阻等严重事件的概率非常大,甚至有可能导致死亡。
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兼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所长孙天胜教授:
解决疼痛,应该尽可能地采用效果好、副作用小的“绿色镇痛”方法,为了一时把疼痛感觉压下去而不惜伤害身体其他器官健康的方式,无异于“饮鸩止渴”。在镇痛的同时注意远离胃肠道伤害,尽量减少因为服用镇痛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建立起来的安全意识。大家可以对照胃肠道九大高危因素(即高龄、消化道溃疡史、使用抗凝剂 、使用非选择性NSAIDs 、使用糖皮质激素、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吸烟及酗酒),评估自己的胃肠道风险等级,并注意选择西乐葆这样对胃肠道刺激小的镇痛药,切勿治了腿痛添胃痛。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