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感受鞋垫由于能有效的、快速的和经济实用治疗非僵硬性(柔软性)足部畸形、特别是患者即使伴有其他病病理性足部畸形引起的下肢功能性疼痛,而成为当今发达国家最为时髦的、有效的和经济实用的纠正儿童足部畸形和功能性疼痛综合症的治疗手段。本文简要介绍本体感受鞋垫治疗原理和其在儿童矫形技术临床应用。
[摘要]本体感受鞋垫由于能有效的、快速的和经济实用治疗非僵硬性(柔软性)足部畸形、特别是患者即使伴有其他病病理性足部畸形引起的下肢功能性疼痛,而成为当今发达国家最为时髦的、有效的和经济实用的纠正儿童足部畸形和功能性疼痛综合症的治疗手段。本文简要介绍本体感受鞋垫治疗原理和其在儿童矫形技术临床应用。
1 引言
本体感受刺激性鞋垫今天已作为治疗儿童足部畸形的一种手段,例如当一肌群功能出现障碍时,下肢运动环链协调环链中所有肌肉群来防止进一步损伤发生。另一方面,由于本体感觉缺失而导致肌力不平衡,肌张力改变、下肢畸形姿态出现并由此导致的继发性协调与本体感受障碍。同样的、神经系统受损(障碍)时,复合神经运动的混乱以及在下肢环链运动过程中干扰等等,这些非正常的状态都可以通过运动感觉(或称本体感觉)鞋垫产生影响;也就是通过有目的、相应适当的本体感觉刺激,例如本体感受器和(外在)感受器这些传入输入刺激来校正。
2本体感觉定义和作用原理
2.1 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的本体感受器对压力和肌肉、关节形状的改变非常敏感,使我们能感觉到身体的位置和运动状态,这种感觉称为本体感觉.例如,我们闭着眼也能感知自己关节的屈伸和运动状态.包括位觉、运动觉和振动觉。深部感觉传导通路除传导深部感觉外,还传导浅部感觉中的精细触觉(即辨别两点间距离和感受物体性状及纹理粗细等的感觉)。影响神经和运动运动系统表浅和深部本体感受器官主要有人体表面皮肤、肌肉张力、肌肉长度、肌腱等,本体感受鞋垫就是利用对足底肌肉附着点处和肌腱处的刺激,这些刺激元素通过外部压力的刺激,不但具有提高肌肉张力、也具有降低肌肉张力过高的作用。它具有来改善相应被刺激肌肉的运动活动性、从而对整体下肢肌肉产生协调性作用的功能。这些能够改变肌肉运动特性的本体感受刺激点我们简称为刺激元素。
2.2 本体感受矫形鞋垫刺激元素的选择 影响我们下肢以及脊柱整体生物力学功能的足底本体感受刺激元素和支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的部位、他们各自支配着不同相关肌肉和稳定足部跟骨解剖生理位置:
2.2.1后跟前内侧本体感受刺激(简称跟内侧支持点) 位置在距骨突出处,具有保证足跟处于正常位作用。同时,通过跟后内侧支撑传入输送本体感受刺激、调整胫骨肌群活性。
2.2.2后跟外侧反作用机械支持本体感受刺激点 与内侧刺激点维持后跟稳定。同时,通过跟后外侧支撑传入输送本体感受刺激、调整腓骨肌及拇收肌活性。
2.2.3足跟包容支持位 在静态和动态状态下、起到维持足跟的稳定作用。
2.2.4第2-5跖骨头支撑装置(简称跖骨垫) 刺激足底足内在肌,改善肌肉活性,同时具有降低足跖屈肌和小腿三头肌肌张力的作用。
2.2.5第2-5向前平滑过渡的趾骨垫也成为趾垫,具有助伸趾作用,同时与跖骨垫共同作用,具有调整前足内旋作用。
作为本体感受鞋垫制作的最难点是如何确定这些刺激点正确位置和刺激的强度。同时,还应根据疾病的特点来选择相应刺激元素。这就需要制作者对儿童疾病的类型和那些肌肉损伤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通过特殊地手法和专门的仪器检查刺激元素有效性。确保本体感受鞋垫的功能实现。
2.3 本体感受鞋垫设计制作 分析儿童疾患畸形和疾病的症状的特点;通过手法检查找到能够改变儿童疾患肌肉运动性的足底刺激元素、并手法确定其有效性;确定制作本体感受鞋垫的类型和设计要点,为了确保所有刺激元素发挥正常的功能作用,鞋垫制作材料要求使用具有一定的EVA材料,并根据患者体重和疾患的特点,选择不同硬度。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经验表明,采用CAD/CAM矫形鞋垫制作系统相对更加方便和精确。
2.4 本体感受鞋垫治疗程序 对一每个装配本体感觉鞋垫治疗患者需遵循每隔三个月临床检查治疗程序。每次临床检查第一步,重点对足和下肢在座位时可矫正性的检查,以及对肌肉变短进行确定和神经性疾病例如痉挛性瘫痪进行排查。临床检查第二步为儿童站立位检查,站立位从前面、侧面、后侧对足部姿势和下肢轴向评估、对膝关节内外翻、过伸进行诊断。要求对于挛缩性的腿长不一进行补偿。另外,特别注意足跟与小腿位置之间的关系。第三步步行进行观察分析其中动力学观察是此项检查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一个较大足部负重(承重)和下肢的步行状态是密切相关的。认真注意观察步行承重时脚的旋转、膝关节位置和姿势以及足跟和内侧弓形态变化。这些临床上表现都必须准确记录。另外,还特别要求足底压力、动力学观察与测量,同时还要检查装配鞋垫后的效果。
3 本体感受鞋垫应用范围
本体感觉鞋垫适应征有:
3.1 严重的幼儿外翻性平足和幼儿性扁平足 外翻性平足是一种伴有跟骨处于外翻位置或者同时出现足内侧弓变平足部畸形。有时前足相对于后足明显处于过度外翻或称旋前位。动态检查时,可以明显地观察到足弓变平和前足外翻的程度。尖足步态时,应注意观察是否后续步态中足跟从外翻姿势向内翻姿势运动过度,这意味着跟骨自身是可以直立的;如果不是这样的情况或者有明显的旋前存在话,必定是一个过强胫前肌/胫后肌引起的,应为动态鞋垫的适应征。对于存在着跟腱挛缩现象,但在座位时可以被动矫正的、可牵拉的跟骨外翻性的外翻性平足和幼儿性扁平足的情况,附加增加对跟腱缩短加以牵伸理疗操体疗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3.2 高弓足 人们对于高弓足的理解往往是足弓过于高。其实一部分原因是跟骨位于垂直位的状态而引起的。高弓足本体感受鞋垫制作适应征是在行走时没有肌腱挛缩或者跟骨位置是处于变化状态中。因为存在着明显的内侧弓机能不良而导致跟骨直立位的改变、而导致高弓足变平的现象,是最典型的本体感觉鞋垫的适应征。肌张力的改变可通过对腓肌处的外侧刺激元素(点)和胫骨肌群的内侧刺激链以及足内肌刺激实现。高弓足中如存在着踝关节畸形,那就非本体感受鞋垫矫正的目标,这时更多采取的方法是通过对肌肉支撑牵拉来稳定跟骨。
3.3 扇形足扇形足主要表现为伴有楔骨处和lisfranc关节处内收畸形改变,部分情况在出生时而导致的。对于明显地扇形足只能在哺乳期矫正。当幼儿时或青少年扇形足还是松弛时、即用手法还可以轻轻加以矫正的时候,为本体感受鞋垫医学治疗适应征。其本体感受鞋垫设计原理如同三边式矫形鞋垫,同时太高延长外侧跖趾关节,以实现行走时对前足内收引起的脚尖内收步态抑制作用。
3.4 功能性尖足和习惯性尖足 对于小腿三头肌非结构性改变、跟腱和其周围组织能够正常牵拉的功能性尖足患者、小脑功能发育不全类的小儿脑瘫患儿中、部分因整个肌肉向近端运动而导致前足过分承重尖足行走情况等,都是本体感受鞋垫相应理想的适应征。因为这些畸形、是可以通过脚趾垫和跖骨垫支撑作用,相应使已短缩足部肌肉放松、来达到降低小腿三头肌作用。我们只要使用极为轻便的放在能保住脚跟鞋里的本体感受鞋垫就可以使患者实现正常步行。
3.5 足内外旋步态 对于患有髋关节部位和小腿明显旋转变化,通过本体感受鞋垫能够很好改善行走步态。但是,目前对于本体感受鞋垫是否能够完全地、从根本上解决下肢关节轴的旋转以及下肢功能上根本改变还没有足以今人信服证据。此外是否一个强制性矫正力、特是对于髋关节内旋步态、甚至非足内侧弓有直立障碍,或者单纯性旋转畸形也不认为是本体感受鞋垫绝对的适应征。
3.6 下肢功能性疼痛步态 对于年轻人常见的慢性髌骨疼痛、慢性跟腱疼痛和髋关节疼痛,诊断结果常常是患者具有明显的足部功能性缺陷。通过穿戴鞋垫主动矫正足部功能性畸形、恢复足部和下肢正常的生理力线、绝大多数患者疼痛减轻或疼痛消除。同时,通过本体感受学习作用、有可能在以后某一时刻,甚至可以不用再依赖鞋垫的配置。
4 小结
本体感受鞋垫治疗是基于能够找到改变足部足内肌和小腿肌张力改变的本体感受器信息位置来实现的。这些本体感受器与脊髓耦合连接、继而诱导刺激脊髓中枢发生反应,发出控制肌肉运动的神经信号、达到长期持续矫正、纠正下肢脊柱畸形。对于挛缩性足部畸形,本体感受型鞋垫这种装配技术的作用还存在疑问。一般需要在进行康复治疗后,才能够发挥其作用。
总体来说,本体感受鞋垫对于那些可矫正地足部畸形的和患有下肢疼痛儿童、青少年是一个较好地、实用保守治疗手段。同时,通过穿戴这种矫形鞋的意识上学习和适应,有可能最终不再依赖矫形鞋垫。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