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我跟孙立忠教授上手术

作者: 来源:健康时报 日期:2012-08-04
导读

         惊  手术台上,患者头部被布遮挡,从胸部正中和身体左侧至腹部切开,两道长长的切口咧开,胸腔、腹腔敞开,内脏完全暴露。险  出血是大血管手术最大的禁忌,有“患者血压一低,大夫血压就高,患者一出血,大夫就冒汗”之说。每一根血管的缝合,都在倒计时中进行,缝不好就会出血,人就下不了手术台

  这是一位年仅30多岁的女性,是马方综合征患者(又称“蜘蛛人”,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全身管状骨细长,心血管系统异常占40%~60%。——编辑注),孩子刚两岁多。

  手术室里温度很低,尽管穿着又长又厚的手术服,戴着帽子口罩,记者仍觉得很冷。这是因为整个手术过程中,要让心脏停跳一个多小时,必须采用“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将患者的体温降到20℃左右,分步暂停脑、脊髓、腹腔脏器和左右肾动脉的血供,然后分段置换人工血管。

  手术艰难而漫长。

  为了缓和紧张情绪,手术台上的医生们会时不时地低声交谈,孙教授说:“这一次,我从头到尾,换所有的血管,给你们完整演示一遍。”

  时间在手术器械的清脆声、各类监护仪器的滴滴声中逐渐过去,过程紧张有序。突然,手术台上传来一阵紧张的骚动,孙教授低声说:阻断了,计时吧。

  这种紧张是主动脉外科医生“专享”的。

 

  手术涉及脑部、脊髓以及多器官的供血,每缝合一个分支,都需要在该血管两端阻断供血,如果时间过长,这个分支血管供血的脏器就会因缺血而失功,甚至坏死。如置换胸主动脉,要在半小时内做完,否则血管下游的肝、肾、胃肠道等脏器会不同程度地缺血坏死。

  因此,每缝合一个分支血管,都要倒计时,孙立忠教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血管的缝合,既要马上恢复血流,还得让它不漏血,这个过程时间有限,缝不好就会出血,患者就可能下不了手术台。

  下午3点多时,手术的一助手下来了,他说:我先去吃点东西,一会儿还要艰难地止血关胸,这个过程很关键。尽管很疲惫,他还向记者打趣说:你还敢继续看吗?

  要知道,出血是大血管手术的“万恶之源”,在主动脉外科大夫中流传着“患者血压一低,大夫血压就高,患者一出血,大夫就冒汗”的说法。

  下午约5点,最后一根血管接通,连续工作了7个多小时的孙立忠教授把手里的工作交给其他医生,离开手术台后,坐在了手术间边上的凳子上,靠着墙一身疲惫,但脸上依然保持着习惯的微笑。坐了一会儿,他又挤回到手术台前,站在垫脚凳上踮着脚尖看了一会儿,然后才放心地离开了手术室。

  坐到办公室的椅子上,孙教授才想起来,今天忘吃降压药了。

  一切都十分顺利,晚上11点手术结束,全程约15小时。

  此类手术,孙立忠教授在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大血管金宝搏版本 科带头人时,在2004年至2008年间,一共完成了15例。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