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一项队列研究显示,尽管使用激素避孕时血栓性卒中和心肌梗死(MI)的绝对风险较低,但若服用含20 μg炔雌醇的口服避孕药会使此风险增加0.9~1.7倍;若炔雌醇含量增至30~40 μg,此风险增加1.3~2.3倍;根据口服药中黄体制剂类型不同,上述风险有小幅差异。相关论文见于6月14日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 2012,366:2257)。
丹麦一项队列研究显示,尽管使用激素避孕时血栓性卒中和心肌梗死(MI)的绝对风险较低,但若服用含20 μg炔雌醇的口服避孕药会使此风险增加0.9~1.7倍;若炔雌醇含量增至30~40 μg,此风险增加1.3~2.3倍;根据口服药中黄体制剂类型不同,上述风险有小幅差异。相关论文见于6月14日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 2012,366:2257)。
此项历时15年的研究纳入1626158名15~49岁、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史的非妊娠女性,以研究激素避孕和血栓性卒中及MI发生的相关关系。结果为,研究期间发生血栓性卒中3311例,MI 1725例;与不使用激素避孕者相比,口服含炔雌醇避孕药者的上述疾病风险增加。
■ 专家点评
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特需妇产科刘岚副主任医师:口服避孕药(COC)是一种可高效、安全地减少非意愿妊娠的方法,除避孕外,还有预防异位妊娠和盆腔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缓解经前期综合征、降低子宫内膜癌及卵巢肿瘤发生风险等其他益处。目前,我国常用的复方避孕药为第三代避孕药,包括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屈螺酮炔雌醇片和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等。
虽此研究显示COC可增加血栓性疾病风险,但临床医生不必谈其色变。
首先,服用COC时发生血栓性疾病的风险较低。研究显示,1万名女性服用含20 μg炔雌醇的去氧孕烯炔雌醇片1年,其中仅2例发生动脉血栓,6.8例发生静脉血栓;且其发病风险在服药第1~2年内较高,并不随服药时间延长而增加。
其次,血栓性疾病的发生与凝血系统遗传性异常状态密切相关。本研究对象丹麦人的凝血因子V基因突变较常见,故血栓发生风险较高;而亚洲人此基因突变较少见,故其血栓发生风险低于欧洲人。
最后,该研究并未对年龄进行分层,未排除年龄对血栓性疾病发生的影响。我国指南建议的COC使用人群为≤40岁的不吸烟者或<35岁的吸烟者。
总之,心血管系统疾病、高龄、嗜烟、有静脉血栓栓塞症病史和(或)家族史、长期卧床等皆为服用COC时发生血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故女性在选用COC前应进行系统咨询,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女性应进行遗传学筛查,并选用低剂量炔雌醇和屈螺酮配伍的COC降低其风险。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