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25岁,发热1天,伴头痛、咽喉肿痛。中医病因病机:外邪袭表,伤及肺系,肺卫功能失调,为感冒的基本病机。
病例简介
主诉 患者男性,25岁,发热1天,伴头痛、咽喉肿痛。
病史 患者1天前受风后出现发热症状,体温37.5 ℃,微恶寒、头痛、咽喉疼痛,自服感冒软胶囊后,未见好转。就诊时,除上述表现外,伴面赤、口渴、苔黄薄、脉数。平素常有大便干结、口舌生疮等表现。
辨证论治 患者素体阳盛,外感风热,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属风热感冒。治以辛凉解表,药用金银花、连翘、淡竹叶、杏仁、贝母、豆豉、荆芥、牛蒡子、鲜芦根、薄荷(后下)、桔梗、板蓝根、重楼、蒲公英、甘草。
中医对感冒认识的概述
感受四时不正之气或风邪侵袭人体引起的以头痛、鼻塞、声重、恶寒、发热和咳嗽等为主要表现的外感疾病,称为感冒。
感冒病位在表,病邪轻浅,若治疗及时恰当,较少发生传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多发。
由于四季气候变化、感受病邪不同、患者体质强弱不同、感受风邪轻重深浅不同,中医根据患者证候表现可将其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及体虚感冒。而时邪疫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治疗则须予以重视。
病因病机
外邪袭表,伤及肺系,肺卫功能失调,为感冒的基本病机。
肺主呼吸,故外邪袭入,从口鼻、皮毛入侵,则肺卫首当其冲,从而出现卫表及上焦肺系的表现。
卫表不和则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证,如感受风寒湿邪,则皮毛闭塞;感受风热暑燥,则皮毛疏泄不畅,邪热犯肺,肺失清肃。病变过程中亦可出现寒热转化或寒热兼挟等情况。
辨证论治
感冒的针灸治疗以疏风散寒、清热宣肺为治法,穴位以取手太阴、手阳明、足太阳经穴及背俞穴为主。毫针浅刺,以泻法为主,体虚者用平补平泻法,亦可配以灸法。
取肺经络脉列缺,以疏风散寒解表;因阳明、太阴互为表里,故取阳明经原穴合谷,以疏调太阴、阳明经气,散风寒,解表邪,治疗恶寒发热,头痛肢酸,鼻塞咳嗽等表证;阳维经主阳系表,故取足少阳、阳维经会穴风池和手少阳之络通于阳维的外关,以疏表解邪;表寒重者,取太阳经之风门穴,以增散风寒,祛表邪,除头痛之功;风热重者,取诸阳之会的大椎、手阳明原穴合谷及曲池,以增清肺热、利咽窍的治疗作用。
此外,对风寒、风热型感冒亦可采用火罐治疗,即在针刺后于大椎、风门、肺腧等穴处加拔火罐。
预防调护
上述方剂多为辛散轻宣之品,不宜久煎,以免药性挥发。风寒感冒者,应温热服药,服药后避风覆被取汗,并可服热汤或热粥以助药力。
服药期间,饮食须以清淡为宜,不可饮食过饥或过饱,且应多饮水。
该病的预防应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适应气候变化的调节能力;注意防寒保暖,慎接触感冒患者以免时邪入侵等。
此外,冬、春季可用贯众、紫苏、荆芥,夏季可用藿香、佩兰、薄荷,时邪毒盛、流行广泛时可用板蓝根、大青叶、菊花、金银花等中药预防感冒。葱、大蒜、食醋等食品亦具有预防作用。
预后
感冒病位在表,病邪轻浅,若治疗及时恰当,少有传变。但体质较差、治疗不当或感邪较重,表邪入里化热,邪陷心包,出现高热神昏,呼吸急促等危重证候,则应及时转入上级医院。
流行性感冒暴发期间,对感冒患者应予以重视,及时发现和控制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传播。
一般而言,感冒预后良好,但对老年、婴幼、体弱患者,以及时行感冒之重症患者,可以诱发其他宿疾而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出现严重的后果。
■链接
《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年版)》中医治疗部分摘登
轻症
风热犯卫 治以疏风清热,药用金银花、连翘、桑叶、菊花、炒杏仁、浙贝母、荆芥、牛蒡子、芦根、薄荷(后下)、生甘草。常用中成药有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类及双黄连类口服制剂等。
风寒束表 治以辛温解表,药用炙麻黄、炒杏仁、桂枝、葛根、炙甘草、羌活、苏叶。常用中成药有九味羌活颗粒、散寒解热口服液。
热毒袭肺 治以清肺解毒,药用炙麻黄、杏仁、生石膏(先下)、知母、芦根、牛蒡子、浙贝母、金银花、青蒿、薄荷、瓜蒌、生甘草。常用中成药有连花清瘟胶囊、莲花清热泡腾片及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
危重症
热毒蕴肺 治以清热泻肺、解毒散瘀,药用炙麻黄、生石膏、炒杏仁、知母、全瓜蒌、黄芩、浙贝母、生大黄、桑白皮、丹参、马鞭草。持续高热、神昏谵语者加用安宫牛黄丸;抽搐者加用羚羊角、僵蚕、广地龙;腹胀者加枳实、元明粉。
正虚邪陷 治以扶正固脱,偏气虚阳脱者药用人参、制附子、干姜、炙甘草、山萸肉等;偏气虚阴脱者药用红人参、麦冬、五味子、山萸肉、生地、炙甘草等。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