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心肌梗死患者后室间隔穿孔 经导管室间隔穿孔封堵术安全可行 沈阳军区总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张端珍教授等进行研究发现,经导管室间隔穿孔封堵术治疗心肌梗死患者后室间隔穿孔患者安全可行,可作为外科手术替代方案。 室间隔穿孔是心肌梗死患者的一种致命性并发症,虽然少见,但预后极差。由于患者血液动力学不稳定,需同时(或先后)行PCI和经导管室间隔穿孔封堵术,二者操作难度都很大,死亡风险高,故国内仅见个案
治疗心肌梗死患者后室间隔穿孔
经导管室间隔穿孔封堵术安全可行
沈阳军区总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张端珍教授等进行研究发现,经导管室间隔穿孔封堵术治疗心肌梗死患者后室间隔穿孔患者安全可行,可作为外科手术替代方案。
室间隔穿孔是心肌梗死患者的一种致命性并发症,虽然少见,但预后极差。由于患者血液动力学不稳定,需同时(或先后)行PCI和经导管室间隔穿孔封堵术,二者操作难度都很大,死亡风险高,故国内仅见个案报道。
研究共纳入自2008年1月-2014年12月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患者实施经导管室间隔穿孔封堵术37例,22例术前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全面临床评估,所有操作均于心肌梗死3周后进行,术后定期随访。
结果显示,排除了2例因造影显示多发缺损不适于封堵术和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不适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对剩余35例实施封堵术,32例成功植入封堵器。围手术期死亡3例,死亡原因分别为封堵失败后血流动力学恶化、心包填塞和肺内感染,2例因并发症而行外科手术,最终成功28例。随访3月~7年(中位数3.5年),失访3例,死亡3例。
研究表明,在心肌梗死 3周之后实施经导管封堵术是治疗室间隔穿孔行之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虽然手术成功率仅为80%,与外科手术成功率相同,但围手术期死亡率仅8%,明显低于外科手术,如果能进一步控制操作因素,改进封堵器材,减少并发症发生,则手术成功率还能明显提高,因此本法有望成为外科手术的替代治疗方法。
张端珍教授表示,本研究仍存不足之处。首先,没有与同期外科手术进行对比研究。由于导管技术的全面开展,目前大部分室间隔穿孔患者均采用封堵术和PCI治疗,导致外科手术患者较少。此外,本研究随访时间较短,有报道显示,室间隔穿孔封堵术后5年存活率仅37.5%,而本研究显示,在那些成功实施封堵术的患者中,随访3.5年存活率可达88%,这可能与将室间隔穿孔封堵术控制在心肌梗死 3周以后进行有关,对于经导管室间隔穿孔封堵术长期存活率,尚需随诊观察。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