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老年房颤抗凝: 栓塞或出血的矛盾如何解决?

作者:CMT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5-11-02
导读

         随着中国老龄化不断加剧,如何进行老年人的心脑保护是当前热点话题。今年的长城会“老年人心脑保护”专场,话题聚焦降压治疗的合理目标、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心衰治疗、房颤抗凝等。

关键字:  老年房颤抗凝 |  | 栓塞 | 出血 

        随着中国老龄化不断加剧,如何进行老年人的心脑保护是当前热点话题。今年的长城会“老年人心脑保护”专场,话题聚焦降压治疗的合理目标、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心衰治疗、房颤抗凝等。

        讲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郭豫涛 王玉堂

        与年轻患者不同,老年房颤患者的血栓事件表现为多系统、多部位的“复杂血栓”,可能表现为动脉血栓及静脉血栓,也可以表现为多部位反复发生的血栓。此外,“复杂血栓”还表现在血栓与出血风险相互交织。老年人是血栓及出血的高危人群。资料显示,85岁高龄老年患者约27%合并血栓倾向疾病,21%合并出血倾向疾病,8.6%同时合并血栓及出血倾向疾病。若进行抗栓治疗可能导致出血风险;若不进行抗栓治疗则可能再发血栓事件,使得抗栓策略的制定更为棘手。

        相对于北美和欧洲,中国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不足。虽然目前在一些大城市医院或房颤中心抗凝治疗率提高,但中国平均抗凝治疗率不超过20%,相当于北美20年前的水平,这一比例在老年人群中更低。其原因是存在“华法林困境”。一方面华法林使用率低;另一方面,即使患者使用华法林也很难维持有效抗凝治疗浓度。此外,华法林抗凝相关大出血风险为0.3%~7.2%,抗凝相关出血风险呈显著年龄依赖性。此外,华法林相关出血风险还与人种有关。亚洲人群较白种人群增4倍颅内出血风险。华法林出血风险、药代药动学特点及高龄老年房颤血栓自身特点是导致“华法林困境”的重要原因。

        老年患者抗栓方案制定,需要平衡好血栓(CHADS2,CH2DS2-VASc评分)及出血(HAS-BLED评分)风险,尽量控制可能导致出血的因素,如控制好血压,不使用非甾体类药物、谨慎合用抗血小板药物等。做到良好的华法林抗凝,质量控制十分关键,不仅要求单次国际化标准比值(INR)达标,更要对抗凝治疗进行全程监测。此外,随着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进入中国市场,医生及患者将有更多选择,可以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抗凝治疗,使患者平衡血栓及出血风险后获得最大程度的抗栓受益。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