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下午2点半,北京国家会议中心311A会议厅人头攒动。卫生部北京医院杨杰孚教授正以房颤消融围术期的抗凝策略为题,带来一场具有高度临床指导意义的报告。
10月31日下午2点半,北京国家会议中心311A会议厅人头攒动。卫生部北京医院杨杰孚教授正以房颤消融围术期的抗凝策略为题,带来一场具有高度临床指导意义的报告。
杨杰孚教授
围术期抗凝治疗存在严重不足
杨教授介绍,我国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治疗逐年增加,随之增加的是术后卒中风险。2012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美国心律学会(HRS)/欧洲心律学会(EHRA)/欧洲心律协会(ESAS)指南均推荐房颤消融患者围术期及术后应进行抗凝治疗。然而,之前一项针对欧洲心律学会成员国的调查研究显示,仅40%的房颤患者消融围术期进行口服抗凝药物治疗,部分患者以阿司匹林治疗替代抗凝治疗——。
目前抗凝药物无非传统药物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Ⅹa因子抑制剂沙班类药物或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
房颤消融围术期不必中断华法林抗凝治疗
比较房颤患者围术期肝素桥接与持续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试验显示,持续华法林治疗的总事件发生率明显更低。出血风险方面,虽然持续华法林治疗的大出血事件与肝素桥接无差异,但轻微出血事件明显更低。总之,围术期持续华法林抗凝治疗获益高、风险低。以上结果在另一项纳入9个研究、共27402例患者的荟萃分析中得到证实。因此,。
使用达比加群和使用华法林都能够减少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术后
比较华法林与达比加群在导管消融围术期有效性与安全性的荟萃研究(纳入14项研究,共4782例患者)显示,(达比加群似乎出血风险更高,但无统计学意义)。
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导管消融围术期的出血及血栓时间发生率相当
比较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在导管消融围术期有效性与安全性的荟萃分析(纳入11项研究,共1113例患者)也显示,。另一项纳入375例患者的单中心前瞻性研究得到相似结果,并证实,无论利伐沙班或华法林,持续抗凝的出血事件和心血管事件均显著低于肝素桥接。ROCKET研究也得到类似结果。VIRTUE-AF研究是第一个比较利伐沙班与华法林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随访30天结果同样显示,使用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在术后大出血事件、所有出血事件、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全身性栓塞/血管性死亡复合事件发生率、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全身性栓塞及血管性死亡事件发生率方面都无显著差异。2012年HRS/ EHRA/ ESAS指南明确提出,Ⅹa因子抑制剂是消融术后华法林的替代抗凝策略。
原则上,所有患者术后应接受抗凝治疗至少2个月;术后2个月是否停用抗凝治疗,取决于患者卒中危险因素,而非房颤复发与否或房颤类别;对于CHADS2评分≥2的患者不推荐术后停止抗凝治疗。
现在仍然具有争议性的是卒中高危患者术后是否应该长期抗凝治疗。部分医生认为患者已经没有了房颤症状,无需长期抗凝;部分医生认为患者可能具有无症状性房颤,而本身卒中风险高,有可能还会出现栓塞事件,因此主张长期抗凝。
由于NOACs具有使用简单,不需检测等额外优点,可以替代华法林用于房颤消融围术期和长期抗凝治疗,最后,杨教授补充。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