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TCT@CIT联合论坛:最重要、最难、最热的话题

作者:孙云 整理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5-10-22
导读

          当地时间10月11日18:30,具有浓厚中国色彩的TCT@CIT联合论坛拉开序幕。虽然当天的会议日程大多已结束,但芳草地艺术中心North会场仍座无虚席,论坛由高润霖院士、韩雅玲院士、杨跃进教授、徐波教授、乔树宾教授等主持,外方嘉宾也是“大腕”云集,TCT大会主席里昂(Leon)教授、美国著名心血管专家斯通(Stone)教授、马修(Mathew)教授以及曾给予中国巨大帮助的德国霍斯特(Horst)教授和美国哈桑(Hassan)教授均应邀到场。

关键字:  TCT2015 | 左主干病变 | CTO | TAVR 

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学术会议(TCT2015)专题报道

        当地时间10月11日18:30,具有浓厚中国色彩的TCT@CIT联合论坛拉开序幕。虽然当天的会议日程大多已结束,但芳草地艺术中心North会场仍座无虚席,论坛由高润霖院士、韩雅玲院士、杨跃进教授、徐波教授、乔树宾教授等主持,外方嘉宾也是“大腕”云集,TCT大会主席里昂(Leon)教授、美国著名心血管专家斯通(Stone)教授、马修(Mathew)教授以及曾给予中国巨大帮助的德国霍斯特(Horst)教授和美国哈桑(Hassan)教授均应邀到场。

        TCT@CIT联合论坛围绕左主干及分叉病变、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和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三大主题、以“howtotreat”的形式展开。

        最重要、最难、最热的话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金泽宁教授介绍,TCT作为北美最大、同时也是全世界最大的介入心脏病学大会,一直都非常关注亚太地区介入心脏病学发展现状和前景。中国是亚太地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作为亚太地区最大、全球第三大的介入心脏病学术研讨会,在CIT秘书长徐波教授的精心组织下,与TCT强强联手,将中国介入心脏病学事业推向世界舞台。近年来,TCT大会专门提供了展示中国心脏病学发展的舞台。

        TCT@CIT联合论坛选取了介入心脏病学最热点的3个话题与国外同道进行交流。为什么选择这3个话题,简单来说,左主干病变最重要、CTO最难、TAVR最热

        左主干病变的介入治疗日趋规范。随着Syntax积分及SyntaxⅡ积分标准的公布以及在临床广泛使用,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专家共识。本次联合论坛就是要通过具体病例向世界同道们展示,如何应用Syntax这个评判标准指导临床具体工作。通过国内外专家的讨论来说明左主干病变到底该怎样科学安全地接受PCI治疗。

        CTO是冠心病介入心脏病学领域最后一个堡垒,随着各种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出现,CTO的介入治疗成功率正在扎实稳步提高,目前在这个领域日本和欧美专家各领风骚,分别代表了技术改革派和器械创新派。我国在该领域的专家们经过几年的学习和摸索已经大踏步迎头赶上,这次是展现中国专家技术实力的一次非常好的机会。

        TAVR是近5年来介入心脏病学领域最具革命性的突破,国外已经积累了相当程度的数据和经验,中国正在快步追赶。无论是国产瓣膜的研发和生产、还是中国介入专家的手术技巧都已经得到了国外同行的认可。

        金教授在左主干及分叉病变会节汇报的病例是一位年轻患者,Syntax积分在22~32分之间。按照国内外已经发表的文章和专家共识,在这类患者的治疗方法中,介入治疗与外科搭桥治疗的近远期预后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别。而介入治疗因为其固有微创、可重复、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成为目前临床患者的首选。金教授希望用我国临床实际病例,向国内外同道展示中国医生对此类病变和患者临床情况的综合评估,以及术中科学、安全、规范地使用现有各种先进评价手段,为患者实施规范的介入治疗。

        中国特色: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介绍,鉴于我国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二叶式主动脉瓣发生率高的特点,TAVR会节重点就二瓣化的主动脉瓣狭窄TAVR治疗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二瓣化的主动脉瓣狭窄在西方国家属于TAVR的禁忌证,中国的研究者们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探索,创造了一套从术前评价、瓣膜选择到置入方法的技术路线。

        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报告了1例早期带嵴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术中发生瓣膜移位致瓣周漏。与会专家就该病例为何发生瓣周漏、出现瓣周漏如何处理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也谈到了自己处理该类患者的经验。最后阜外医院将自己的处理结果报告与会者,得到了会议主席及Horst教授等众多专家的好评,他们还建议在中国开展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的临床登记研究,为国际同行提供借鉴。

        ■研究速递

        DRAGON研究

        经桡动脉途径行PCI与经股动脉途径一年有效性相当

        DRAGON试验是本届TCT大会12项“最新揭晓临床试验”中另一项来自中国的研究,旨在评价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F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主要安全性终点(术后7天内严重出血并发症)已由霍勇教授在CIT2015大会上报告。当地时间10月12日,日本齐藤(Saito)教授在TCT大会公布了主要有效性终点――术后一年无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的比例(MACCEfreerate)。

        该研究从29家中心2?U1随机入选了2042例患者,两组基线特征、病变特征无显著差异。一年随访率为97.6%[TRI(n=1212),TFI(n=527)]。结果显示,MACCE free rate在TRI组为95.8%,TFI组为95.5%,两组差异为-0.3%(P非劣效性<0.001)。术后7天无严重出血的比例分别为TRI组99.9%、TFI组99.0%,两组差异-0.9%,P优效性<0.001。

        Saito教授称,该研究结果表明,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TRI与TFI的一年有效性相当,在减少术后7天严重出血并发症方面TRI优于TFI。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