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张维忠教授:SPRINT是高血压管理理论的“破冰之旅”

作者:记者 小许 来源:壹生 日期:2015-09-15
导读

         张维忠教授 张教授坦言,刚得知SPRINT研究的初步结果时,感受如同经历地震一般,再一想又觉得合乎情理。 首先,该项目较计划结项时间提前约3年结束,这本就非常罕见。其次,在过去十几年,虽有不少关于中老年高血压的研究,却没有任何研究显示收缩压控制到120 mm Hg或130 mm Hg以下较140 mm Hg以下产生更多健康获益。面对大量已有研究的阴性结果,SPRINT结果让人非常意外。然而,已

        张维忠教授

        张教授坦言,刚得知SPRINT研究的初步结果时,感受如同“经历地震一般”,再一想又觉得“合乎情理”。

        首先,该项目较计划结项时间提前约3年结束,这本就非常罕见。其次,在过去十几年,虽有不少关于中老年高血压的研究,却没有任何研究显示收缩压控制到120 mm Hg或130 mm Hg以下较140 mm Hg以下产生更多健康获益。面对大量已有研究的阴性结果,SPRINT结果让人非常意外。然而,已有的样本量上百万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收缩压高于150 mm Hg时,每升高20 mm Hg,心脑血管事件翻一番,即收缩压每降低20 mm Hg,可减少50%的心脑血管事件。但低于140 mm Hg时,以上规律似乎就消失了。而SPRINT初步结果与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揭示的降压与心脑血管事件规律吻合,因此“合乎情理”。

        张教授指出,SPRINT研究的初步结果在高血压管理理论方面具有重大启示意义。区别于已有的阴性结果研究,SPRINT研究纳入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且排除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有卒中病史和终末期肾病患者,因为针对以上患者群的研究已经开展。也就是说,SPRINT基本排除了具有高心血管风险的患者群,得到了阳性结果;而已有研究纳入高心血管风险患者群,得到了阴性结果。这提示,使不同病情、不同阶段、不同心脑血管风险分层的高血压患者得到最大健康获益的降压目标有所不同,应区别对待。相对年轻、不存在严重心脑血管风险的高血压患者群从强化降压中获益更大,风险更小。这与过去“越高危患者,越要强化血压控制”的观点截然相反,因此SPRINT研究的初步结果具有高度理论意义。

        然而,SPRINT研究对临床实践的影响还值得斟酌。临床实践中,降压面临多方面因素限制。按照临床经验,将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控制在130~140 mm Hg以下并不容易,而120 mm Hg以下则更为困难,且势必产生更多医疗花费。因此,是否要调整血压控制目标,还需从实践、主要是临床可操作性的角度,加以考虑。目前看来,SPRINT研究应该不会动摇指南中的血压控制目标,因为其结果还需重复验证。3个以上临床试验得到相同结论才足够影响指南改写。但无论如何,SPRINT研究都是血压控制目标研究的“破冰之旅”。

        目前有中国学者认为大众对SPRINT初步结果的解读有些“夸大其词”,尤其主张不能因为基于欧美人群的结果而改变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实践。但张教授提醒,实际上我国与欧美高血压患者群的人群特征差异不及想象中夸张。“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且我国高血压防治的整体理论体系也建立在西方医学体系之上,所以不应过分强调“中国特色”,要客观认识SPRINT研究的意义,不要低估其价值。

        张教授说,SPRINT研究的详细结果值得在重大场合和关键时机发布,我们翘首以盼。无论何时公布,都势必吸引全球目光,引起广泛、深入的讨论。

点此查看专题,有更多专家评论://www.nurftech.com/show/index/3139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