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中国声音:环境、高血压和心血管风险

作者:王娣 发自英国伦敦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5-09-01
导读

         伦敦时间8月31日上午11点,中国心脏联盟(CHF)/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GWICC)与ESC联合专场开幕。

2015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2015)专题报道

  伦敦时间8月31日上午11点,中国心脏联盟(CHF)/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GWICC)与ESC联合专场开幕。专场以“环境高血压心血管风险”为主题,非常契合今年ESC大会的主旋律。

合影.png

  与会专家合影

  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和来自比利时的Borne教授担任会场主席(图1),来自中国和欧洲共4名讲者带来了数据详实的学术报告。上海瑞金医院王继光教授(图2)以“亚洲高血压概览”为题,对亚洲各国高血压流行数据做了梳理,并指出亚洲人高血压的“独特之处”,包括高患病率与低控制率、高钠低钾摄入、夜间血压高、卒中发病率高而冠脉事件发生率相对较低,对钙拮抗剂(CCB)类药物治疗反应较好。这些特点也影响着防控策略。最后他提出,尽管亚洲很多国家都发布了自己的高血压指南,但尚无一部覆盖整个亚洲的通用性指导文件。

主席.png

  图1 会场主席马长生教授(右)和Borne教授(左)

王继光.png

  图2 王继光教授在现场作报告

  北京阜外医院张宇清教授(图3)则以“饮食和生活方式对中国高血压的影响”为题,特别指出高钠低钾饮食与我国居民高血压发病密切相关,在社区进行的针对性干预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效,另一个问题是我国烟民群体庞大,控烟事业任重道远。

张宇清.png

  图3 张宇清教授在现场作报告

  随后,来自德国的讲者Munzel(图4)报告了城市噪音(特别是航空噪音)与心血管和代谢疾病事件的关联。另一名来自德国的讲者Fuks(图5)则报告了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与高血压的关系。

老外1.png

  图4 德国学者Munzel在现场作报告

老外2.png

  图5 德国学者Fuks在现场作报告

  中国医学论坛报“壹生”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谢绝转载。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