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2015年ICD领域四大进展

作者:编辑部 来源:国际循环 日期:2015-08-03
导读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预防各种心律失常患者发生心脏猝死的一种重要技术。该治疗领域正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与进步,目前2015年已经取得了一些ICD临床应用、远程监控、可对植入ICD的患者实施全身MRI的新兴技术,以及可减少不必要电击的编程算法等方面的有趣数据。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预防各种心律失常患者发生心脏猝死的一种重要技术。该治疗领域正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与进步,目前2015年已经取得了一些ICD临床应用、远程监控、可对植入ICD的患者实施全身MRI的新兴技术,以及可减少不必要电击的编程算法等方面的有趣数据。概述2015年ICD领域相关的进展主要有以下四点:

        1. 心肌梗死老年患者中ICD未得到充分应用

        一项有关10 318例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肌梗死患者的注册研究显示,尽管上述患者植入ICD可显著降低随访2年期间的死亡风险,但仅不足十分之一的有ICD适应证的患者植入了ICD。若患者年龄较大、患者为女性或伴有终末期肾病则心肌梗死后均不太可能植入ICD。但是,研究人员强调,ICD降低死亡风险的作用并不受年龄或性别的影响。

        2. ICD的远程监控及类似设备可降低住院率及成本

        心律学会(HRS)科学年会上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对ICD、心脏起搏器及心脏再同步治疗(CRT)设备进行远程监控可减少住院、降低全因住院成本、缩短住院时间。虽然所有被评估的设备均能为患者带来上述获益,但以对ICD及CRT-除颤器进行远程监控所带来的获益最大。

        3. 可与全身MRI相兼容的新ICD系统是安全有效的

        HRS科学年会上发布的Evera MRI研究显示,美敦力的Evera MRI在行MRI的患者中同样安全有效。研究者入选275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应用可与全身MRI相兼容的ICD设备(Evera MRI)或不具备MRI需等待1小时再行MRI的ICD设备。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Evera MRI组患者的心室起搏捕获阈值显著增加,R波振幅显著降低,并无患者发生包括扫描30天后MRI相关并发症及MRI期间持续心律失常在内的复合安全性终点。

        4. 新算法可有效减少不必要的电击

        PainFree SST 研究结果表明,一种用于鉴别真性室性心律失常与其他心律失常的新鉴别算法可降低植入单腔、双腔/三腔ICD患者的不恰当电击发生率,且研究期间并未发生与设备的不恰当治疗或不恰当停止治疗相关的死亡。

        英文标题:4 updates on ICDs in 2015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