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B(包括B1、B2、B6、B12等B族维生素)、C、D、E等,它们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在维生素家族中,与心血管疾病有密切关系的有维生素E、维生素C(抗坏血酸)维生素B1(硫胺素)和B6等几种。
人体内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B(包括B1、B2、B6、B12等B族维生素)、C、D、E等,它们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卫生事业的发展,维生素缺乏症逐渐减少,但它仍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在维生素家族中,与心血管疾病有密切关系的有维生素E、维生素C(抗坏血酸)维生素B1(硫胺素)和B6等几种。
一、维生素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是以动脉壁脂质沉着,形成粥糜样病灶以及纤维增生使管壁变硬和管腔狭窄为特征的多种因素所致的疾病。此病的病因尚未完全定论,但已肯定,其发生与高脂血症和体内脂质代谢紊乱有关。
1、维生素E和维生素C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生理情况下体内的氧约95%变成对机体无害的水,另5%在反应过程中释放中间代谢产物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和羟自由基等,统称为氧自由基。氧自由基化学性质相当活跃,它既可以通过链式反应生成其它的自由基,又可以与细胞膜和其它生物膜上不饱和脂肪酸发生反应,使细胞膜受损,通透性增加,最终使细胞功能受损害。大量研究还表明,上述氧自由基础引起的膜损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其机制为自由基使血管内皮细胞膜受损,导致内皮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整个细胞发生退行性改变,血管内皮的完整性被破坏;另外自由基与膜不饱和脂肪酸反应的产物丙二醛容易和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形成丙二醛——低密度脂蛋白复合体,此复合体被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后,使吞噬细胞转变成含有许多脂质的泡沫细胞,在血管内皮被破坏的基础上,这些泡沫细胞沉积在血管壁中,最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大量研究表明,凡是能抑制自由基与膜不饱和脂肪酸起反应的物质,均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维生素E和C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对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防止生物膜的氧化损害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E的苯环上有一个羟基,与氧自由基有很高的亲和力,在自由基反应过程中与多不饱和脂肪酸竞争性地与脂类自由基结合,从而防止生物膜遭受自由基损害,使内皮细胞膜不受氧化损伤,维持血管内膜的完整性。维生素C是电子供体,当其失去一个电子就变成半脱氢抗坏血酸自由基,失去两个电子就变成脱氢抗坏血酸。由于这种特征,它可以与有获得电子特征的氧自由基结合,而防止氧自由基的损害。
维生素E在体内是存在于生物膜上的重要脂溶性抗氧化物,在生理情况下,低浓度即足以防止生物膜上的氧化损伤。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如超氧化物,首先和维生素E这种抗氧化剂作用,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有研究表明,维生素E缺乏的家兔血浆胆固醇升高60%,主要是由于升高了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部分。另有报道,给家兔喂2100毫克维生素E,4周后出现降胆固醇作用,8周后降低约50%。现在临床上已开始用维生素E治疗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一般剂量为维生素ElOO毫克每日1次或2次,但其确切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维生素C对脂质代谢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也逐渐被一些研究所证实。如有人报告对25岁以上的青年,每日给予1000毫克维生素C可使血清中的胆固醇水平降低,但在老年人中没有取得一致的效果。还有人发现慢性维生素C缺乏的鼠其肝脏及血清中的胆固醇浓度升高,肝脏内胆固醇转化为胆酸的速率降低。维生素C通过3个环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①促进胆固醇的降解,使之转化成胆汁酸,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②增强脂蛋白酶的活性,使血浆中甘油三酯降解加速,降低血中甘油三酯浓度;⑧抗氧化作用,同时促进胶原合成,在维护动脉内膜完整性上起重要作用。
2、维生素B6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维生素B6作为辅酶参与体内的氨基酸、脂类代谢和免疫过程,近年来发现其缺乏与动脉粥样硬化也有密切关系。我国学者给猿猴喂不含维生素B6的食物,结果猿猴出现了全身性动脉硬化病变。研究表明,维生素B6不足时,蛋白质代谢出现障碍,蛋氨酸在体内转变成高半胱氨酸,血浆中高半胱氨酸出现堆积,造成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这一理论在缺乏维生素B6的猪实验中得到了证实,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易于沉积于血管壁上,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维生素B6还有阻止血小板血栓形成的作用,因为当它达到一定浓度时就可与血小板表面的蛋白质、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等凝血物质结合,从而阻止它们的聚集,防止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形成血栓。
联合应用以上几种维生素,多摄取富含以上几种维生素的食物,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
二、维生素缺乏与心血管病
1、维生素缺乏的常见原因
造成维生素缺乏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食物摄取量不足:其中包括多种因素,如生活贫困食物量不足、偏食、生活繁忙而食用制成品如罐头食品(这类食物中维生素多被破坏),宗教信仰所致禁食某些食物,牙科病,食物储存或加工不当造成的维生素丢失和破坏(如食用精米、蔬菜先切后洗和过度蒸煮等)。
(2)消化和吸收功能低下:包括患有吸收障碍性疾病,如口炎性腹泻,自发性脂肪痢造成的脂溶性维生素丢失;还有寄生虫感染,衰老等造成的吸收功能低下。
(3)需要量增加:这类因素在维生素缺乏症中起很重要的作用。重体力劳动,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时期,患感染性疾病,怀孕和哺乳期,高温工作条件下出汗多(汗液中含有维生素成分)等情况下对维生素的需要量都明显高于正常状态下的需要量,如不注意补充,很容易出现维生素缺乏症。
2、维生素缺乏所致心血管病
(1)维生素B1缺乏: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中,其中间代谢产物丙酮酸继续分解产生能量时必需要有维生素B1的参与。当其缺乏时,血液中丙酮酸、乳酸这些酸性代谢产物就发生堆积,出现酸中毒,血液中丙酮酸浓度可从正常的5~10毫克/升增高到35毫克/升。酸中毒时周围小动脉发生扩张,使舒张血压降低,同时静脉血回流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另一方面,碳水化合物代谢最终产生能量(ATP)供组织利用,由于维生素B1缺乏致能量代谢过程中断,心肌能量产生障碍,心脏发生变性断裂,以上两方面共同作用导致心力衰竭。病人可有活动后心慌、气短、心跳加快等。严重者可出现口唇发紫、呼吸困难加重、腹胀、恶心、呕吐和下肢水肿,心脏扩大。
(2)其它维生素缺乏:其它维生素缺乏一般不导致特异性可定义的心血管疾病。然而维生素缺乏,尤其是B族维生素缺乏和叶酸缺乏在心血管病患者中发生增加,充血性心衰患者中有相当多的病人有叶酸缺乏。
3、维生素缺乏的预防对策
(1)保证充足合理的食物供给:食物的种类要多样化,防止饮食结构单一和偏食,保证充足的维生素来源。食不厌精常使营养成分单调,破坏了人体营养的平衡。人体需要杂食、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互相搭配、互相补充、增加营养价值,这就是“食物的互补作用”。食不厌精不仅容易引起维生素B1和其它B族维生素的缺乏,同时还容易引起维生素C和各种微量元素的缺乏。维生素B1以酵母、麦麸含量较多,在豆类、糙米、麦类、肉类、肝、心、肾中含量亦丰富。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以桔子、柚、柠檬、蕃茄、山楂、豆芽、辣椒等含量最为丰富。健康人每日维生素B6的需要量为1.4~2.0毫克,肉、家禽、鱼、香蕉、酵母、坚果均为维生素B6丰富的食物。
(2)采用恰当的食物加工方法:各种维生素在食物中的分布不匀一,且各种维生素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当的加工方法可造成维生素的大量丢失和破坏。
维生素c存在于各类蔬菜和水果中。它是无色结晶体,易溶于水,在干燥和避光条件下很稳定,但溶于水的维生素C,如遇铁、铜等金属,或pH值(酸碱度)在7.6以上的碱性溶液中易氧化分解破坏,而失去作用。所以洗煮蔬菜时间不宜过长,菜汤中维生素C含量较多,进餐时不要将菜汤丢弃浪费。泡、腌蔬菜时会造成大量维生素C破坏。同时由于其水溶性特征,蔬菜应先洗后切,以免维生素C的丢失。
人类维生素B1的来源主要是谷(米、麦)类食物。谷类食物中的维生素B1多贮存于外胚层中,如谷壳、米衣中,精制时谷壳和米衣均被完全除去,造成维生素B1大量丢失,因此,精米中维生素B1含量仅为糙米的1/3,而米糠中含量很高。大米贮存不当、受潮、霉变也可造成维生素B1的丢失和破坏。由于维生素B1也是水溶性维生素,反复淘米或去米汤煮饭也可造成其进一步丢失。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食用精米增加,使存在于大米中的维生素B1大大减少,相反则使维生素B1摄入减少,维生素B1缺乏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维生素B6缺乏性心脏病一经确诊,就应立即给予维生素B150~100毫克/日皮下注射,同时补充高蛋白食物,因为充分的蛋白质摄入与机体利用维生素B1有关。但根本的治疗还应从改变饮食习惯着手。由于维生素B1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完全要从食物中摄入,故合理的饮食显得尤为重要。①在以大米为主食的地区要提倡吃糙米,同时要辅以豆类、麦类、肝等食物;②米不要过分淘洗,米汤不要丢弃;⑧大米要妥善贮存,以免受潮、霉变。
(3)某些生理和特殊工作环境,如孕妊和哺乳期、儿童生长发育期,高温条件下作业等,机体对各种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还有一些病理情况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维生素的需要量也会大量增加,这时仅从饮食摄入往往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可以适当口服各种维生素,如维生素C100毫克,一日3次,维生素B110毫克,一日3次或复合维生素B 1~2片,一日3次等。同时保证充足的饮食供给。
(4)在消化和吸收功能低下的情况下,应从其它途径补充各种维生素,如静脉点滴、肌注等。
这里必须强调的一点是维生素的补充并非是越多越好,而应该做到均衡和适量。如果刻意过多的补充维生素也会给人体带来危害,甚至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