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为0.7%~0.8%,这意味着除了我国原有的200万名先心病患儿之外,每年还有12万~15万名新患儿出生。据统计,目前,我国先心病介入治疗成功率达98%以上,严重并发症仅为0.13%,死亡率小于0.03%。
“我国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为0.7%~0.8%,这意味着除了我国原有的200万名先心病患儿之外,每年还有12万~15万名新患儿出生。而现在,每年外科手术加上内科介入可以治疗的患儿最多不超过8万名。先心病诊疗要快速、规范发展,才能满足需要。”日前,在上海新华医院举行的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先天性心脏病专委会成立大会上,几位专家发出上述呼吁。
先心病规范诊治还需大力推动
介入治疗太少了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教授李渝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先心病患儿中,至少有40%的患儿无需开胸手术,只需接受介入治疗就可以获得根治。但是根据卫生部的统计,现在每年8万例的手术量中,介入治疗只占1万例。”
根据会上发布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治发展策略与行动白皮书》提供的资料,先心病介入治疗经过30余年的发展,在技术上已经成熟,可以根治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等相当一部分先心病,并获得与外科手术相同甚至更好的治疗效果。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
据统计,目前,我国先心病介入治疗成功率达98%以上,严重并发症仅为0.13%,死亡率小于0.03%。
先心病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新华医院小儿心血管科教授孙锟告诉记者,现在先心病介入治疗量太少,一是因为对先心病手术指征和手术方法缺乏规范。甚至在有的地方,患儿接受外科手术还是介入治疗,就取决于初诊是在心内科还是心外科。二是专业医生还太少。全国每年可以开展100例以上介入治疗的小儿心内科只有25个,不少地方的先心病介入治疗是由成人心内科、放射科等科室完成的。三是医保报销政策有待完善。自2011年新农合将先心病全面纳入重大疾病救治范畴后,寻求治疗的患儿激增,但绝大多数省份并没有将先心病介入治疗纳入医保范畴,一些患儿因此不得不接受创伤大的开胸手术。
李渝芬说,由于使用的植入物已经实现国产化,目前先心病介入治疗的费用与外科手术费用基本持平,如果治疗量加大,费用还有下降的空间,不会加重医保负担。
“‘患儿利益最大化’必须成为先心病诊疗的基本原则。”孙锟说,专委会成立之后,将大力推进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修订、完善诊疗指南和规范,使越来越多的先心病患儿接受先进的治疗方案,直至康复。同时,推动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对先心病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进行长期、规范随访,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创伤面、手术费用等方面,利用循证医学方法比较介入治疗和外科开胸手术的短与长,推动介入治疗纳入医保范畴,以使所有适合接受介入治疗的先心病患儿享受到与外科手术相同的医保政策。
实现早诊早治有待强基层
“在医院,因为就诊太晚,或是因为基层医生不掌握先心病治疗最新知识,致使患儿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的例子并不少。比如,现在房缺介入治疗已经提前到2岁,可有的基层医生在患儿初诊时,仍然按照过去的规范,建议等到4岁,有的孩子就因此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说起这种状况,李渝芬认为要加紧对基层医生的培训。
曾经到云南省龙陵县进行先心病患儿筛查与医师培训工作的上海新华医院小儿心血管科副主任陈笋说,部分先心病患儿早期症状并不十分明显,因此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先心病漏诊率仍然较高。改变这一现状,最重要的是加强对基层医生的培训,使他们绷紧先心病筛查这根弦,及时发现可疑病例,并将患儿及时送至先心病专科医院和专科医师那里进行诊断和治疗。
“农村条件简陋,龙陵县的村卫生室大多还只有‘老三件’。我们就教他们用听诊器对儿童进行先心病初筛。另外,在培训中强调,如果发现婴儿体重增长缓慢,难以达标,或者孩子反复发生感冒等呼吸道感染,就要想到可能是先心病。”陈笋说,该县19个村卫生室的村医接受了培训,第一批已筛查确诊13例先心病,并完成了治疗,目前第二批也已查出了40多例可疑病例,将陆续进行筛查确诊。
“如果所有的对口支援单位都对村医等基层医生进行培训,那么先心病早诊早治就会做得更好。”孙锟说。
根据《白皮书》的规划,专委会将从明年开始建立儿科先心病介入培训基地,并逐步在全国建立完整的介入培训网络;实施技术对口支援指导计划,重点支援西部欠发达城市,提高地市级医院小儿心脏病介入科室医生对常见先心病的诊断和手术水平;在全国范围内探索建立先心病病人转诊机制,使欠发达地区的先心病患儿可以得到规范治疗。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