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青少年一过性全心停搏一例

作者:金莎莎 谢玮 来源:心电与循环 日期:2015-07-09
导读

         叩诊心界正常,听诊心率71次/min,心律尚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结合该患者病史、实验室、超声心动描记术、常规心电图检查等均可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对于青少年发生长P-P间期的再认识,并努力去寻求心脏停搏的原因,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字:  心室 | 窦性停搏 

  患者男性,15岁,因胸闷6d就诊。否认既往心脏病病史。

  体检:体温37.4°C,血压130/81mmHg,呼吸20次/min。叩诊心界正常,听诊心率71次/min,心律尚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心室预激图形。超声心动描记术、X线胸片正位片、心肌酶谱未见明显异常。24h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室预激图形,双源房性期前收缩610次,室性期前收缩1次;于21:26及21:27分别可见4.75s,4.55s两次长P-P间期,提示一过性窦性停搏、全心停搏(图1)。

 

  【讨论】

  心电图改变中引起长P-P间期较常见的一种原因为窦性停搏,它是指窦房结一时或永久性丧失自律性。若心脏全部起搏点同时丧失自律性,心房和心室无电活动,无机械性舒缩运动,则为全心停搏。心室停搏是否出现临床症状取决于心室停搏时间的长短、短时间内心室停搏的频度、停搏时患者的体位及状态(指是否睡眠)、原有心脏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脑血管情况等。较长时间的全心停搏,患者可出现眩晕、黑朦、意识障碍或阿斯综合征发作,甚至猝死。有报道约83.15%的心室停搏>3.0s时可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有一过性头晕或黑朦。

  本例患者系15岁学生,男性,平素体健,无心脏病家族史,入院前从未服用过影响心率的药物,入院检查未发现心脏及其他疾病。动态心电图显示24h出现>4.0s的长间歇有2次,分别为4.55s及4.75s,呈阵发性,发生在准备卧床休息时(21:00~22:00),当时自觉头脑清醒,无不适感。两次长P-P间期与窦性周期均无倍数关系,故诊断上不考虑二度窦房传导阻滞;发生心室停搏前未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情况,则快速性心律失常终止时引起的长间歇可排除;记录采用的动态心电图仪器功能稳定,亦不考虑伪差所致。患者2d后复查动态心电图提示24h总记录心搏数、最慢最快心率均在正常范围,未发现长P-P间期及其他异常。结合该患者病史、实验室、超声心动描记术、常规心电图检查等均可排除器质性心脏病。

  有研究指出3~15岁儿童迷走神经紧张性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学龄前期以交感神经占优势,学龄期以迷走神经占优势。5岁后迷走神经张力虽可达到成人水平,但基础心动周期和迷走神经张力的变化不稳定,而这两种在成人是稳定的。因此,本例长P-P间期首先考虑跟迷走神经张力过不稳定有关,期间未见房室交接区性逸搏或室性逸搏搏动可能与长间歇突发而未形成逸搏机制有关。国内有报道多例发生6~8s的全心停搏,均见于成年人,有关于青少年鲜有报道。因此,对于青少年发生长P-P间期的再认识,并努力去寻求心脏停搏的原因,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功能室 金莎莎 谢玮

心电与循环2014年第33卷第4期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