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院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III级;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本报告中两名患者均记录到心室分离,但病例1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明显低于病例2患者,从这个角度而言,前者比后者更易发生心室颤动和心脏性猝死。
作者: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科 马兰,王黎,韩卫星
【病例1】
患者女性,73岁,主因“反复胸闷、胸痛10余年,伴晕厥1次”入院。患者近一月来胸闷、胸痛加重,口服硝酸酯类药物后较长时间才能缓解,三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晕厥,无眩晕、抽搐及口吐白沫等症状。既往患冠心病史十余年,口服硝酸异山梨酯控制。
入院查体:血压100/60mmHg,神清,双侧颈静脉充盈,两肺呼吸音粗,心界扩大,心率75次/min,律不齐,双下肢轻度水肿。
入院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III级;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入院后给予静滴硝酸异山梨酯、口服阿司匹林等治疗。患者入院第3天小便时突然晕倒,意识丧失,呈叹息样呼吸,心电监护示心室颤动。立即给予电复律、胸外按压、肾上腺素等抢救措施,经救治无效后死亡。
患者症状发作时正处于动态心电图监测期间,当时动态心电图显示:心室存在两个节律点。通道一显示:一种QRS波宽大畸形(V),频率75次/min,另一种QRS波时限宽、振幅较小(V1),频率66次/min,两种节律点互不干扰,互不影响。两个节律点的QRS波形差别在通道三更为明显,一种QRS波主波向下,时限约0.28s,另一种主波向上,时限约0.36s。QRS波形逐渐由相互融合到彼此分离,再逐渐融合,出现不同程度的融合波。此种情况持续约1min后转为心室颤动。心电图诊断:心室内两个自主节律并存形成心室分离。
图1 患者突发意识丧失时动态心电图图形
【病例2】
患者女性,19岁,主因“活动后胸闷、气促一个月”入院。
入院查体:血压100/70mmHg,神清,颈静脉无怒张,两肺未见明显异常,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40次/min,律齐,未闻及S音,腹软,双下肢不肿。
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脏彩超示:左室增大、整体心肌活动受抑。
入院诊断: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III级。入院后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患者住院期间发生3次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伴意识丧失,经积极抢救后意识恢复,病情转稳定出院。该患者出院一月后复查动态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QT间期明显延长,休息或心率增快时尤为明显,最长QT间期达0.70s。半年后随访,该患者猝死。
患者住院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期间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当时动态心电图提示:两种QRS波形,一种QRS波宽大畸形,振幅较低,时限约0.28s,频率约81次/min;另一种QRS波呈室上性,振幅较高,时限0.09s,频率20耀40次/min,两种节律点互不干扰,互不影响。心电图诊断:心室扑动伴室上性节律形成心室分离。
图2 患者突发意识丧失时动态心电图图形
【讨 论】
心室分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完全性心室内阻滞,也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心律失常。心室分离多见于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或垂危心脏病患者的临终期。心室分离与心室内存在广泛弥散性病变发生传导障碍有关,此时心室分离成两个或多个互不相关的部分,阻碍心脏传导系统和心室肌的电传导,形成双相阻滞圈而形成心室分离。
心室分离可分为单源性、双源性、多源性三种类型,QRS波有以下几种组合方式:①心室扑动或颤动伴室上性节律(窦性、房性、房室交界性);②心室扑动或颤动伴心室自主节律;③室上性节律伴心室异位节律;④心室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互不干扰的自主节律并存;⑤室上性激动经左、右束支下传,分别激动左、右心室除极产生的两种不同形态的QRS波。本报告中病例1属于第④种,病例2属于第①种。
本报告中的2名患者均在动态心电图检查过程中出现心室分离、心室扑动及颤动,综合其临床资料,以下几点应引起重视:
①基础病变:两例患者分别为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均具备产生心室分离的病理基础;
②QT间期:病例1患者心室内两个自主节律点所形成的QRS波均宽大畸形,QT间期明显延长,表明大部分心室肌及心室内传导系统病变广泛,心肌电离散度增加,应激性增高,极易发生心室扑动或颤动,导致心脏骤停,而该患者的病情预后也的确如此。病例2患者为心室扑动伴室上性节律形成心室分离,该患者抢救成功后心电图中QRS波均为室上性波形,提示心室肌及心室内传导系统尚未发生不可逆的广泛病变,经积极有效治疗仍有存活希望,因此该患者住院期间虽发生3次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但都经抢救后恢复窦性心律,病情好转后出院。病例2在随访过程中发现随着病情的发展,QT间期明显延长。综合比较两名患者的QT间期及其演变过程,提示QT间期可能与心室分离患者的预后有关,但这还须有较大样本的研究来证实;
③心率变异性:两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均减低,病例1患者为54.7ms,病例2患者为80.3ms。一般认为心肌的电稳定性依赖于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和体液之间的精确平衡,心率变异性减低表明迷走神经活性减低,而一旦迷走神经活性减低,心肌的电稳定性下降,可致心室颤动阈值变低,易引起心室颤动和心脏性猝死。本报告中两名患者均记录到心室分离,但病例1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明显低于病例2患者,从这个角度而言,前者比后者更易发生心室颤动和心脏性猝死。
来源: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1年6月第3卷第2期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