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新型口服抗凝药将取代华法林主导地位?

作者:大鹏 译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5-06-26
导读

         近期发表于《循环:心血管质量和转归》(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Quality and Outcomes)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房颤住院患者群体中,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在预防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方面正逐步逼近华法林,尽管后者现阶段依然有一定的优势。 作为该研究主要参与者,来自美国杜克临床研究所的Priyesh A. Patel博士表示:在卒中高危

        近期发表于《循环:心血管质量和转归》(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Quality and Outcomes)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房颤住院患者群体中,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在预防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方面正逐步逼近华法林,尽管后者现阶段依然有一定的优势。

        作为该研究主要参与者,来自美国杜克临床研究所的Priyesh A. Patel博士表示:在卒中高危患者群体,NOACs降低了常规监测需求,且具有更容易预测的抗凝效果及较理想的成本效益比值。但在NOACs真实世界的使用情况方面,我们缺乏数据。

        因此,研究者入组了来自1542所美国医院的6160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存在伴有缺血性卒中或TIA的房颤。患者入院时间范围为2010年至2012年,出院后接受华法林或NOACs(达比加群或利伐沙班)治疗,总体比例分别为华法林88.9%,达比加群9.6%,利伐沙班1.5%。

        尽管总体抗凝比例随时间未出现显著变化,但各抗凝方式的相对比例变化较大,在研究期间,NOACs比例从0.04%跃升至16%的高峰。研究者指出,这意味着在总体抗凝比例不变的情况下,更多的患者从华法林转为NOACs。另外,入院前抗凝治疗与NOACs比例显著降低存在相关性。

        与服用华法林的患者相比,NOACs患者卒中/TIA复发风险及出血事件风险因素均存在较大差异。“包括步行状态、出院目的地等在内的非传统因素是NOAC治疗的有效预测指标。”例如,65%的NOACs患者出院后回家,而该比例在华法林患者为52%。

        总之,该研究证实了在真实世界中,NOACs已经被整合入患者抗凝治疗方案,尽管现阶段倾向给予卒中风险低、功能状态好的患者NOACs治疗。

        英文链接:NOACs Gain Favor for Hospitalized Patients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