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医生的自由执业和多点执业被认为是能有效激活优秀医疗资源、提高良性市场竞争、避免医生灰色收入的重要思路,一直是我国医改的热点。本报邀请中美心脏科专家畅谈这一话题,看看国外经验能否为我们提供一点借鉴。本期话题分上下两部分,中方代表周鹏医生的观点(下)将于近期刊登,敬请关注! 美国医生如何自由? 自由执业 章韧医生介绍,美国心脏专科医生在培训结束之后有多种就业选择:①独立经营专科诊所(sing
编者按:医生的“自由执业”和“多点执业”被认为是能有效激活优秀医疗资源、提高良性市场竞争、避免医生灰色收入的重要思路,一直是我国医改的热点。本报邀请中美心脏科专家畅谈这一话题,看看国外经验能否为我们提供一点借鉴。本期话题分上下两部分,中方代表周鹏医生的观点(下)将于近期刊登,敬请关注!
美国医生如何“自由”?
自由执业
章韧医生介绍,美国心脏专科医生在培训结束之后有多种就业选择:①独立经营专科诊所(single specialty private practice),这类诊所一般由10名以下私人医生(或称家庭医生、全科医生)组成;②加入多科私人诊所(multiple specialty group),这类诊所规模从三四名医生到数百名医生不一,覆盖多个专科;③受雇于医院或医学院,一般是大学附属医院或社区医院(community hospital),如就职于大学附属医院,除了进行教学和科研活动,也往往需从事不同程度的临床工作。
医院与诊所都是通过向患者、患者的老年医疗保险(Medicare)或个人医疗保险收取费用而盈利。Medicare由联邦政府控制,付费标准统一。商业医疗保险付费标准不一,一般高于Medicare。
除去正常营业支出,所剩便是私人医生收入,在不同州和诊所间的差异较大。多科私人诊所收入以及开销由团队内部协商,医生收入与专科诊所医生相似或稍低。受雇于医院的医生收入一般来源于固定工资。
在美国,医生与患者通常维持着长期、固定的关系。即使住院患者治疗也一般由私人医生负责和协调。因此,任何医生,尤其是私人诊所医生,需要申请到医院治疗患者的权力(privilege),除非该医生只做门诊(outpatient)。
获得privilege的医生,尤其是心脏科医生,需要在医院“值班”。这些“值班”医生占大学医院医生的一部分,与受雇于医院的医生平等互补。社区医院则很少直接雇佣医生,几乎全是“值班”医生。
当一位医院急诊患者需要住院时,患者的治疗也转交给患者的私人医生。这方面社区医院和大学附属医院没有多大差异。
医生流动
章韧医生坦言,在私人诊所工作比较辛苦,不仅要负责门诊患者,还要负责医院的住院患者,同时要考虑诊所的管理经营。但是,在私人诊所工作自由、收入高。这是每个住院医师毕业时都将面临的选择:生活质量还是收入?
随着年龄增加、工作经历日渐丰富、各种家庭因素,很多医生在正式工作几年后会重新选择行医机构,也就造成了医生的再次流动。医生在美国任何地方都是紧缺人才,小城镇尤甚。因此医生选择就业地点时无需顾虑太多,可充分考虑家庭和个人因素,包括工作节奏、收入、人际关系、地域文化、子女教育等。整体上,美国医生执业的地域流动性比较大,往往是经过一两次的改变和选择,才安定下来。
多点执业
章韧医生介绍,在美国,一名合格的心脏科医生也可多点执业。例如,受雇于教学医院的医生可同时经营私人诊所。
但医生多点执业实际上较少见。一方面,大规模教学医院更倾向于雇佣全职医生,兼职机会少,并且一般也会在雇佣合同中对医生的其他工作有所限制。另一方面,医生精力有限,大多数医生就职于一个机构,专注于一个身份。
“自由”如何监管?
“我认为美国对医生的监管相比国内有过之而无不及。”章韧医生如是说。美国医生的自由执业是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解放体制对医生的束缚,在各种繁复的规定和限制中赋予医生自由。
首先,联邦政府控制的Medicare具有很多明文条例和规定,督促医生治疗规范化。
例如,心衰患者住院期间的用药、所有医院治疗结果(包括30天内再住院率等)都会有记录和统计,并且完全公开。一旦某医生或某医院的治疗和全国水平有明显差异,不仅声誉受到影响,同时Medicare可对医院或管理医生进行抽查,可能影响Medicare对该医院的付款。
监管私人诊所的难度较大,但Medicare也可能抽查其收费记录,并有权拒付不合理收费,尤其是对收费和收入超出正常范围的医生。Medicare的监管使全国用药、检查和手术达到相对统一标准。
其次,监管依靠指南。美国现有的指南多样、详尽,一旦医生被查出其诊疗实践与指南不符,只要被起诉,就有可能担负法律责任。从大学毕业到成为医生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因此医生都会谨慎地遵循指南。虽然行业协会在监管方面直接作用不多,但通过制定指南,他们也在间接监管医生的医疗行为。
最后,在法律的监管下,医药公司与医生间关系、医生从医药公司处获得的顾问费等信息都是相对公开的。医生与患者之间关系单纯。红包在中国是一种默认的“文化”,在美国却是不可思议的,治病救人才是常情。
“美式自由”不可简单移植
“美式自由”有一定好处。
美国医生收入总体较为可观。小城镇或者私人诊所的医生尤其高于平均水平。而国内医生只可在注册医院行医,收入整体水平较低。大环境促使灰色收入滋生。
国内供小于求的医疗资源、医院间条件和水平的巨大差异使患者就医、医生求职等都不得不借助“关系”。
美国医生自由执业制度让医疗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分配和利用,不会出现国内“缺医少药”的情况。医疗资源充足让所有患者都能得到基本所需的、一视同仁的服务。例如,遇到没有保险的急诊患者,医生虽然知道不能收全费用,也会全力救治,对患者的服务并不会低于对能够全额支付费用患者的服务。这样的平等基于客观条件的允许――医生有足够收入和一定专业修养、医疗资源充足。
章韧医生同时也指出,美国医疗同样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美国医生承担着过高的道德期待,但其实医生也只是谋生的职业之一。心脏专科医生在面对并非必需、却可以盈利的检查时,也有一小部分难抵挡诱惑。
前几年一项来自加拿大的统计调查发现,美国心脏支架手术数量过去几年大幅增加,但健康收益并未增加。加上美国经济下滑,Medicare支出持续升高,现在美国也希望参照加拿大或英国的制度进行改革,更严格地管理医生,尽量透明化检查、手术决策等过程,以减少不必要的开销。目前心脏科私人诊所和私人医生数量都大量减少。有些私人诊所因为无法继续保持盈利,不得不停止某些服务,私人医生开始就职于医院。
私人诊所“挑患者”是常情。对于非急诊患者,所有私人诊所都希望只接收有医疗保险患者。对于无保险患者,诊所也会有一定的解决办法,例如与患者协商收费,提供一次性折扣付款或分期付款等“优惠”。
除了医疗费的问题,医生不愿意接收无保险患者更主要的原因是,这类患者普遍健康意识较低,在定期医患沟通、自我健康管理方面都不能很好的配合,出现问题又会归咎于医生。
对这些患者,医生可能发出书面通知:“我只在这30天内做你的医生,你可以利用这30天另寻愿意接收你的医生”。如此一来,此类患者就无法得到某医生长期、固定的服务。
章韧医生表示,“美式自由”移植国内难度较大。首先,中美就医模式不同。例如,美国医生和患者有长期、固定的关系。患者一旦信任一名医生,就会听从建议。中国患者普遍习惯跟多位医生多方打听,这让医生很难对一名患者进行整体而连续的治疗。
另外,国内的医疗本身存在很多问题:医院间条件和水平差异巨大;医疗保险无法完全覆盖患者开销;医生与药械企业关系复杂。大环境导致个人心态不同,总体上美国人对金钱、地位、权利和生老病死的态度都较平和,对医生比较尊重和信赖。这些方面与医生自由执业虽无直接关系,却在医疗这个复杂体系中与之相辅相成。将任何问题独立出来进行改革都不是最佳策略,中国医疗制度的改革需要建立在整体层面逐渐开展,最好是从医学教育着手,从根本上改变现状。(许茂怡、王娣整理,章韧医生审阅)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