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心血管

冠状动脉钙化评分有助于预测CHD/CVD风险

作者:高晓方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2-09-04
导读

美国学者的一项研究表明,在中度冠心病(CHD)/心血管疾病(CVD)风险人群中,冠状动脉钙化(CAC)、踝肱指数(AB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家族史为CHD和CVD的独立预测因素,并且冠状动脉钙化评分优于其他风险标志物。论文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2012, 38(8):788]。

冠状动脉钙化评分

  美国学者的一项研究表明,在中度冠心病(CHD)/心血管疾病(CVD)风险人群中,冠状动脉钙化(CAC)、踝肱指数(AB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家族史为CHD和CVD的独立预测因素,并且冠状动脉钙化评分优于其他风险标志物。论文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2012, 38(8):788]。

  一级预防CVD强调根据心血管风险评估结果进行治疗,故临床实践指南推荐,根据弗雷明汉风险评分(FRS)或其他类似的CVD风险预测模型,将个体分为高、中或低风险组。然而,人们日益认识到,中度CHD/CVD风险人群实际上是一个复合风险组,包括一些高风险个体(需要更积极的药物治疗)和低风险个体(可能仅须生活方式干预)。为了提高FRS的CVD风险预测能力,此项研究从动脉粥样硬化多种族研究(MESA)中选取1330例中度风险受试者(无 且具备风险标志物的完整资料),评估上述生物标志物与CHD/CVD(CHD定义为心肌梗死,须血运重建的心绞痛,心脏骤停复苏或CHD死亡; CVD的定义除此之外还包括卒中或CVD死亡)相关性,以及对FRS的改善作用。

  中位随访7.6年显示,共发生94例CHD和123例CVD事件。在多变量分析中冠状动脉钙化、踝肱指数、超敏C反应蛋白和家族史与CHD事件独立相关(风险比分别为2.60、0.79、1.28和2.18)。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和肱动脉流量介导的舒张功能与CHD事件无相关性。上述各标志物与FRS联用,可提高后者的预测水平,但冠状动脉钙化对FRS预测能力的改善作用最显著。 (高晓方)

  ■ 专家点评

  正确看待CAC的临床实用价值

  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郭艺芳教授:长期以来,高血压、 、血脂异常、吸烟、男性、高龄和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等一直被视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除上述传统危险因素外,近年研究发现其他一些病理生理学参数可能亦与不良心血管预后相关。然而,这些参数能否作为有效的心血管风险评估指标,尚须大规模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研究论证。

  理想的评估指标还应符合价格低廉、容易获取且对患者无伤害等要求。从方法学而论,上述研究结果无可置疑。然而从临床实用价值来看,由于冠状动脉钙化需要通过CT筛查,不仅价格较为昂贵,且因射线暴露可能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故其难以成为理想的心血管病风险评估指标。尤其是在现阶段,我国冠状动脉CT检查被过度应用的现象较为突出,甚至部分医院将其作为健康查体的常规检测项目。

  在此背景下,过分强调冠状动脉钙化在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可能弊大于利,因此目前我们仍需要以传统的危险因素作为主要的评估指标。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