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余年来,经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已发展较为成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导管消融优于药物治疗,因此国内外指南对房颤患者消融适应证的界定也在不断扩大,导管消融在心房颤动治疗中的地位逐步上升。国内外报道导管消融1年成功率在阵发性房颤可达90%以上,在持续性房颤也能达到70%以上,成功维持窦性心律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但是,心房颤动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随着消融术后时间的延长复发率会渐增,消融是否能够“治愈”房颤,能否减少患者血栓栓塞风险,尚存在一些争议。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可导致血栓栓塞、心衰等严重并发症,致死、致残率高。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每年脑卒中发生的的绝对风险为3%—4%,但是根据患者年龄和临床特征,这一风险可以相差20倍。目前较普遍应用的CHADS2方案是一种判断房颤所致脑卒中发生率风险的积分方案:充血性心衰、高血压、年龄大于或等于75岁、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各为1分,脑卒中或短暂性缺血性脑病2分,方案将CHADS2积分≥2分定为高危。经过校正后,CHADS2积分为0、1、2、3、4、5、6分的患者其中风风险分别为1.9、2.8、4.0、5.9、8.5、12.5、18.2(/100人/年)。
近10余年来,经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已发展较为成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导管消融优于药物治疗,因此国内外指南对房颤患者消融适应证的界定也在不断扩大,导管消融在心房颤动治疗中的地位逐步上升。国内外报道导管消融1年成功率在阵发性房颤可达90%以上,在持续性房颤也能达到70%以上,成功维持窦性心律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但是,心房颤动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随着消融术后时间的延长复发率会渐增,消融是否能够“治愈”房颤,能否减少患者血栓栓塞风险,尚存在一些争议。
房颤导管消融术后的血栓栓塞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患者接受导管消融以前既存的危险因素(CHADS2≥2);导管消融围术期与消融有关的血栓前状态;术后复发的房性心律失常(包括未监测到的无症状性房颤);左心房(心耳)功能。
导管消融围术期的血栓栓塞风险较高,需要术前充分抗凝、术中严密监测、术后继续抗凝和严密随访。另外值得警惕的是,导管消融术后早期无症状的血栓栓塞发生率较高,有报道在消融术后早期(1-2天)无症状性血栓栓塞发生率为4.3%-37.5%,其中篮状多极肺静脉消融导管所致的早期栓塞率最高(37.5%),目前已禁用,其它消融导管所致的早期无症状性血栓栓塞发生率在4.3-7.4%。早期无症状性血栓栓塞主要与消融操作本身有关,与心内膜损伤产生的附壁血栓脱落有关,也与消融过程中不规范操作和抗凝不充分有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或减少。
由于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左心房功能恢复需要一定时间,目前指南推荐的抗凝时间一般为术后至少3个月,对于CHADS2评分2分或以上的患者推荐终身抗凝。但是终身服用华法林也存在一定的出血风险,出血与抗凝的平衡贯穿抗凝治疗始终。Oral等对755例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患者随访,约68%的患者在消融术后3~6个月停用华法林(其中大多数在65岁以下且没有卒中史),7例(1.2%)在术后30天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其中6例有≥1个危险因素,6例INR<2.0,只有4例在围术期应用LMWH;另有2例迟发血栓栓塞事件(分别在术后180天、300天),其中1例有2个危险因素,有房颤复发,INR治疗达标,另1例没有危险因素,窦性心律,左房功能不良,INR为2.6。近来Saad等对327例房颤患者消融术后随访46±17月(13–82月),其中CHADS2评分在2分和3分的患者分别占45.4%和23.2%,91%的患者在术后3~12个月停用华法林,除了少数(9.5%)既往有血栓栓塞病史或Holter监测有反复房性心律失常者的患者建议长期口服抗凝药物,停用华法林后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结果发现停用华法林后无缺血性中风发生,有3例出血性中风(服用华法林期间出现,分别发生在术后2,9和11个月)。由此看来,在CHADS2≤3分、年龄65岁以下、消融后成功维持窦性心律、左房功能恢复良好的患者,停用华法林似乎是安全的。
但是,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远期复发率较高,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复发率逐年增加。Bertaglia等报道,2001~2003年共229例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1年随访时177例(78%)维持窦性心律,对这部分患者进一步随访,结果显示2年、3年、4年、5年、6年的复发率分别是13.0% 、21.8% 、35.0%、46.8%和54.6%。而且消融后复发的无症状性房颤检出率受到患者的房颤负荷、检测设备和检测时间等因素所局限,其远期血栓栓塞发生风险还不明确。
John D. Day等对4212例导管消融的房颤患者与以1:4匹配的16848例房颤未消融者以及16848例无房颤者对比,随访研究发现房颤患者导管消融后的远期死亡、中风和痴呆发生率接近无房颤者,显著低于房颤未消融者。理论上消除了房颤,应该会大大降低栓塞风险,但是,因为导管消融技术应用于临床时间尚不够长,还需要长期继续随访。心房颤动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病变,在治疗上有难度,即使是导管消融术也难以达到“根治”的水平,更难逆转心房肌的重构。房颤患者既存的其他血栓栓塞危险因素也会逐步进展。因此,对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动态评估及采取血栓栓塞防治措施,对该病的完整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专题链接:http://zt.cmt.com.cn/zt/cafs2012/index.html
阅读更多心血管科内容:http://circ.cmt.com.cn/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