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置入起搏器后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与P波时限延长有关

作者:戴思丹译 欧柏青校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2-06-11
导读

         在动物房颤(AF)模型中,心房电生理(EP)特性的改变与房颤的发生有相关性,但其与人类房颤的关系尚不清楚。Jeff S等2012年6月5日在《循环:心律失常与心电生理》(Circ Arrhythm Electrophysiol)发表文章,报道了ASSERT房颤机制试验研究的结果。该研究表明,置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快速房性心律失常(AT)发生与P波时限延长有关,但与心房有效应期(AERP)差异无关。

关键字:  房颤 | 起搏器 | 心律失常 

  在动物房颤(AF)模型中,心房电生理(EP)特性的改变与房颤的发生有相关性,但其与人类房颤的关系尚不清楚。Jeff S等2012年6月5日在《循环:心律失常与心电生理》(Circ Arrhythm Electrophysiol)发表文章,报道了ASSERT房颤机制试验研究的结果。该研究表明,置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快速房性心律失常(AT)发生与P波时限延长有关,但与心房有效应期(AERP)差异无关。

  ASSERT试验纳入2580名置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试验亚组中485名患者在2年中接受一系列无创性电生理测试。第一年内有或没有被仪器检测到的AT的患者比较,其临床特点无差异。发生AT的患者,具有较长的起搏P波时限[(153±29)ms对(145±28 )ms,P=0.046]和感知P波时限[(128±46)ms对(118±25)ms,P=0.06],在电生理测试中更容易诱发房颤(P=0.03)。每分钟90次起搏时,有或无AT者矫正窦房结恢复时间、心房有效不应期和频率适应性AERP缩短均相类似。病程超过2年的有无AT的患者,其电生理特性的变化无显著差异。

  链接:

  Relevance of Electrical Remodeling in Human Atrial Fibrillation: Results of the ASSERT Mechanism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Study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